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施倾吴

西施倾吴

源见“西施”。指君主惑于女色,荒废朝政,国败身亡。唐罗隐《西施》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典源】《吴越春秋》卷九:“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pi)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苎梦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穀,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wu) 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子胥谏曰:‘……’吴王不听,遂受其女。”汉·扬雄《方言》:“吴有馆娃之宫。”宋·范成大 《吴郡志》:“响屟(xie) 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屟,廊虚而响,故名。”唐·陆广微《吴地记》:“香山,吴王遣美人采香于山,因以为名,故有采香径。”

【今译】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忍辱求和,谋划复仇之计,他对大夫文种说:“我听说吴王好色,整日昏乱,不理政事,可以从这下手吗?”文种说:“可以。吴王好色,太宰嚭又是个奸臣,大王可选二名美女进献。”于是勾践在国中苎梦山选到西施、郑旦,给她们穿上华美的衣裳,教给她们各种礼仪,三年学成而献给吴王。越相范蠡对吴王说:“越国有这二名女子,我王勾践因为本国国小地微,不敢留她们,而派我敬奉给大王。希望大王不嫌丑陋,留下做侍妾。”吴王夫差大喜,说:“越国进贡美女,这是勾践效忠我的证明嘛。”虽有伍子胥进谏,但吴王不听,将二女留下,对她们非常宠爱,修造了馆娃宫,让西施住,又在响屟廊、采香径等处与她们日夜游乐,荒废国事,终于为勾践所败,吴王夫差自杀。

【释义】 后以此典指君主惑于女色,导致国破身亡; 或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

【典形】 采香径、馆娃、馆娃宫、浣纱人、浣纱神女、名娃金屋、娃宫、吴宫妃、西施、西施倾吴、西子、香径、响屟廊、屟廊、选浣纱、回廊响屟、响屟长廊、屟响廊、馆娃歌舞、响屟、浣纱石、廊屐音寂、苎梦人。

【示例】

〔采香径〕 唐·李商隐《杏花》:“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馆娃〕 元·张翥《多丽·西湖泛舟夕归》:“馆娃归,吴台游鹿; 铜仙去,汉苑飘萤。”

〔馆娃宫〕 唐·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浣纱人〕 宋·潘牥《羽仙歌》:“自浣纱人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几见花开花谢。”

〔浣纱神女〕 唐·鱼玄机《浣纱庙》:“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名娃金屋〕 宋·吴文英《八声甘州》:“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娃宫〕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之三:“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吴宫妃〕 唐·王维《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 南朝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笑李后于汉主,耻西施于越王。”〔西施倾吴〕 唐·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香径〕 清·吴伟业《圆圆曲》:“香径尘生乌自啼,屟廊人去苔空绿。”

〔响屟廊〕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之五:“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

〔屟廊〕 明·刘崧《姑苏曲》:“鸳鸯飞去屟廊空,犹唱吴宫旧时曲。”

〔选浣纱〕 宋·刘筠《再赋士言》:“欲选浣纱倾敌国,越王更起近江楼。”


猜你喜欢

  • 道谋

    源见“筑室道谋”。与行路人相谋。喻意见分歧,难于成事。唐柳宗元《梓人传》:“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词语道谋】   汉语大词典:道谋

  • 千金骏

    同“千金骏马”。明李东阳《春兴》诗之五:“登台未买千金骏,补衮难成五色龙。”

  • 鸟降筵

    宋遗民谢翱登西台(今浙江桐庐附近)哭祭文天祥,作《登西台恸哭记》:“魂朝往兮何极?暮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嘴)焉(何)食?”朱鸟,南方七个星宿的总称。即井、鬼、柳、星、张、翼、轸。因七宿联起象

  • 妙处不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司马太傅问谢车骑(司马太傅,即晋司马道子。谢车骑,指谢玄):‘惠子其书五车(惠子,指战国思想家惠施),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妙处,精微神妙

  • 纪渻木鸡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㤭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

  • 在色之戒

    源见“仲尼垂三戒”。指色欲的戒忌。《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伏念某丧室鳏居,倚门独立,犯在色之戒,动多欲之求。”【词语在色之戒】  成语:在色之戒汉语大词典:在色之戒

  • 矉里

    源见“东施效颦”。谓丑拙者强效美好。明袁宏道《喜逢梅季豹》诗:“矉里少冶容,邯郸无高步。”

  • 叫帝关

    参见:叫阍

  • 斗筲之器

    《论语.子路》:“(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shāo)都是古代量器,斗容十升,筲容十二升。因“斗筲”容量较小,故用来形容才识短浅。后因以“斗筲之

  • 梅花妆

    《太平御览》卷九七〇引《宋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指古代女子妆式,描梅花于额上为饰。【词语梅花妆】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