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河筑馆

西河筑馆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称,春秋时,晋国与齐、宋、卫、郑、曹、邾、莒等国会盟于平丘(地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南四十里)。晋人听信邾、莒的控诉(《左传.昭公十年》载:秋七月,鲁季平子伐莒取郠)不让鲁国参与订盟,并且虏去了秀孙如意(即鲁国大夫季平子),把他扣留在晋国。鲁国大夫子服惠伯(名子服椒,又名湫jiǎo又音qiū)通过中行穆子(即春秋时晋荀吴,晋平公时为大夫,谥穆)告语韩宣子(即春秋韩起,晋悼公时为卿,韩厥之子,谥宣子),批评晋国不应亲近邾、莒小国,却把鲁国推给齐、楚,认为这对晋国是没有好处的。于是韩宣子决定释放季孙如意。但是,子服惠伯却借机要晋与鲁订盟之后,再堂皇地释放季平子,不同意悄悄放回来就算了事。而韩宣子却认为那样做就等于承认晋国俘虏季平子的做法是错误的,于是采纳叔向(春秋时晋人羊舌肸,一名叔肸,字叔向,肸,音xī)的意见,派晋大夫叔鲋(即羊舌鲋,又名叔鱼)去说服季平子,请他立即答应回到鲁国去。

“叔鱼见季孙,曰:‘……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除,修治;馆,馆舍;西河地在今陕西大荔、华阴一带,一说在山西离石。这句是说把你将迁押到更远的地方。这是威吓),其若之何?’且泣(假作真情,更使平子信其诚)。平子惧,先归。”

这件事说的是:春秋时,晋国利用平丘之盟,俘虏了鲁国的季孙如意。后韩宣子采纳了中行穆子转达的鲁大夫的意见,准备与鲁和解,但又不打算在晋、鲁订盟后,再堂皇地释放季平子;故派叔鱼去欺蒙恫吓季平子,假说晋要在“西河筑馆”,将把他迁押到更远的地方去。平子因惧怕而上了当,先行回到鲁国,使晋国达到了目的。

后因以“西河筑馆”的典故,用指劝降或指投降。宋宇文虚中《在金日时作.遥夜沉沉满幕霜》诗:“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意在表示决不接受金人的欺诈劝降,自信能像汉苏武出使匈奴一样,守节不屈。


猜你喜欢

  • 支遁不惜钱

    源见“支遁买山”。支遁欲买山而居。因以“支遁不惜钱”表达对山居的称赏。五代齐己《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怜多不惜钱。”

  • 西河之泣

    《吕氏春秋.长见篇》:“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

  • 驻云

    同“驻行云”。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一:“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词语驻云】   汉语大词典:驻云

  • 襟裾马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襟:衣襟。裾:衣服的前襟。襟裾:引申指衣服。后以“襟裾马牛”形容那些没有头脑和无知的人象牛马穿上人的衣服一样。元.汪元享《朝天子.归隐》:“厌襟裾马

  • 黄雀报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

  • 羊瘦

    源见“瘦羊博士”。形容文士谦恭有礼,克己让人。清唐孙华《寿王冰庵太守》诗:“伏腊颁羊瘦,朝参借马骑。”

  • 裂地而分

    同“分茅列土”。《汉书.黥布传》:“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汉王,汉王必裂地而分大王,又况淮南,必大王有也。”

  • 五云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下”:“(韦陟)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尝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陟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

  • 庞眉白发

    犹尨眉皓发。《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忽见一个老儿庞眉白发,年约六十已外。”见“尨眉皓发”。《醒世恒言》卷18:“忽见一个老儿~,年约六十已外。”【词语庞眉白发】  成语:庞眉白发汉语大词典:庞

  • 迷而知返

    见“迷而知反”。《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但韔矢倒戈,归罪司戮,即理原心,亦既~。”【词语迷而知返】  成语:迷而知返汉语大词典:迷而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