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务:当前形势。俊杰:才智出众的人。指能够预见到形势的发展,才算是才智出众的人。刘备在东汉末年军阀争战中,屡屡不得志。一次他去拜访司马德操(司马徽,隐士,人称水镜先生),询问当前之事,司马德操说:“一般的儒生俗士,怎能识清时事,能掌握当前形势发展的人才是人中俊杰。这儿就有俊杰,一个叫伏龙,一个叫凤雏。”刘备连忙问指谁。司马德操告诉他:“就是诸葛孔明和庞士元。”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卷35第913页:“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例句】:

明·梅鼎祚《玉合计·拒间》:“识时务者为俊杰,请元帅三思。”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夫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茅盾《劫后拾遗》5:“这年头儿,识时务者为俊杰;资本到可以随便,门路却不能不杂。”


主谓 识,认识、认清;时务,当时的大事和形势;俊杰,英雄豪杰。能够认清当时形势,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才是英雄豪杰。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司马)德操语刘备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二七年以后的反动,就是这种不识时务的结果。语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褒义。多用于赞扬能看清形势发展的人。 →识时达务 ↔不识时务 不知时务


【词语识时务者为俊杰】  成语:识时务者为俊杰汉语词典:识时务者为俊杰

猜你喜欢

  •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见〔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 斩蛟毁璧

    《水经注》卷五“河水”:“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灭明字)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春秋鲁.澹台灭明携带千金

  • 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

  • 豹成文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潜身隐居,洁身自好。宋黄庭坚《赋未见君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词语豹成文】   汉语大词典:豹成文

  • 千里寄鹅毛

    同“千里送鹅毛”。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词语千里寄鹅毛】  成语:千里寄鹅毛汉语大词典:千里寄鹅毛

  • 咿唔

    指读书声。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姚云上作七古,前四句云:‘劬劳王事前旌驱,咿晤星夜关山逾。笋束牛腰橐负载,关吏疾呼书书书!’此辈声口宛然,读之欲笑。”【词语咿唔】   汉语大词典:咿唔

  • 明刑弼教

    《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后以“明刑弼教”谓以刑律晓谕民众知法守法,与教化相辅相成治国。唐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主谓 明,明白、严明;弼,辅助;教,教化、教

  • 折蒲

    《晋书.王育传》:“王育字伯春,京兆人也。少孤贫,为人傭牧羊,每过小学,必歔欷(音xūxī,亦作欷歔,叹气;抽噎声)流涕。时有暇,即折蒲学书,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音yù,卖)己以偿之。同郡许

  • 谁曰不然

    见〔其谁曰不然〕。

  • 吹箫侣

    同“吹箫伴侣”。元龙从云《美人纱带》诗:“几回暗忆吹箫侣,背立东风咏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