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

大戴礼记.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

史记.孝文本纪》唐司马贞《索引》注引《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

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

之木。”

据古史传说,尧舜之时,为了裨补缺失,广开言路,在桥梁边交通要冲之处,设立木牌供人书写谏言。或说设谤木于宫阙之外,供批评进谏者击打。后世沿习,遂以为常。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幡,欲有进善言者,立于旌下而谈说),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招致)谏者。”《南史.梁武帝纪》:“天监元年,诏于公车府谤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注:公车府是主管宫庭警卫及臣民上书、官吏征召的官署。在谤林肺石旁设函,类似今之意见箱,凡吏民有议时政者,投于谤木函中;有举荐人才贤能者,投之于肺石函中。肺石,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可击石鸣冤,与后之堂鼓相类)。”


偏正 华表木。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意见,号为“诽谤之木”。《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多用于谏言方面。


【词语诽谤之木】  成语:诽谤之木汉语词典:诽谤之木

猜你喜欢

  • 赌墅围棋

    同“赌墅东山”。清毛奇龄《奉陪李学士礼玉皇阁醮坛》诗:“赌墅围棋浑漫兴,今来俱作洞中看。”

  • 景升儿

    同“景升豚犬”。宋刘辰翁《最高楼.寿秋水》词:“常恨著,景升儿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

  • 蔡生迎

    同“蔡邕倒屣”。《金云翘传》十七回:“抱璞不收和氏璧,闭关休作蔡生迎。”

  • 斩庄贾

    参见:庄贾后期

  • 朱亥袖椎

    椎(chuí垂):铁椎,有柄,一头像瓜形,用来击杀的武器。此典指朱亥袖里藏着铁椎,随同信陵君魏无忌去接替晋鄙军,救赵抗秦。后以此典比喻义士隐居市里,危急时为人解难济困。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

  • 藜火夜明刘

    源见“青藜照阁”。指勤奋学读的学者刘向。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这玉杖啊,似伴伊三岛烟霞友,胜藜火夜明刘”。

  • 一身而二任

    任:职务,责任。 一个人担任两项职务,或担负两重责任。语出《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

  • 裂帛系书

    源见“雁足书”。指设法传送信息。南朝 梁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 箫玉和鸣

    源见“乘鸾”、“卜凤”。比喻夫妻和谐。宋陈著《西江月.寿吴景年》词:“箫 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

  • 席不暇温

    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晋葛洪《抱朴子·正郭》: “及至衰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志在乎匡乱行道,与仲尼相似。” 参见:○席不暇暖见“席不暇暖”。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及至衰世,栖栖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