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

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汉书·食货志》载:“粮食价格太高,就会损伤士(指脱离生产的读书人)、工、商等百姓的利益;粮价太低,又会损伤农民的利益。损害百姓利益,百姓就会流离;损害农民利益,国家就会贫困。所以说粮价太贵或太贱对百姓的损害是一样的。善于治理国家的国君,在粮价问题上要力求平稳合理,既不能损害士、工、商等百姓的利益;又能使农民乐于耕种,从事粮食生产。”后以“谷贱伤农”为典,言粮价过低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出典】:

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1124、1125页:“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例句】:

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诏曰:夫谷贱伤农,今三辅、太常谷减贱,其令以叔粟当今年赋。”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冯道传》:“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主谓 指粮食价钱过于便宜,就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语出《汉书·昭帝纪》:“(元凤六年夏)诏曰:‘夫谷贱伤农,今三辅、太常谷减贱,其令以菽粟当今年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你那个粮价那么便宜,农民就不种粮食了。”△用于描写自私。也作“谷贱伤民”。


【词语谷贱伤农】  成语:谷贱伤农汉语词典:谷贱伤农

猜你喜欢

  • 放诸四海而皆准

    《礼记.祭义》:“夫孝……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后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谓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正确的,具有真理的普遍性。梁启超《乐利主义之泰斗边沁之学说.

  • 河朔馀酲

    同“河朔饮”。宋毛滂《满庭芳.夏曲》词:“槽下真珠溜溜,龙团破,河朔馀酲。”

  • 投魑

    源见“四凶”。指被贬逐至边荒之地。唐刘言史《偶题》诗之一:“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 赫怒

    源见“赫斯”。谓盛怒。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词语赫怒】   汉语大词典:赫怒

  • 不识钟鼓飨

    同“不乐钟鼓养”。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 扁舟号子皮

    源见“范蠡扁舟”。指乘舟归隐的范蠡。宋张元幹《李丞相纲生朝》诗:“欲知辟谷师黄石,便是扁舟号子皮。”

  • 入鸥

    源见“鸥鹭忘机”。喻隐逸。宋黄庭坚《题海首座壁》诗:“骑虎度诸岭,入鸥同一波。”【词语入鸥】   汉语大词典:入鸥

  • 渊明庐

    同“陶庐”。宋陈与义《书怀示友》诗之六:“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 齐郡酒

    源见“青州从事”。指美酒。清归庄《壬寅四月寓孺宜堂作》诗:“遣闷三杯齐郡酒,忘情一卷太原诗。”

  • 无思不服

    见〔自西至东,自南至北,无思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