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象寄译鞮

象寄译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仿)象外内之言。其通传西方谓之狄鞮者,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其通传北方语官谓之曰译者,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象、寄、狄鞮、译,本为古代翻译四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名,后称翻译人员或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馆’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馀裕。”


【词语象寄译鞮】  成语:象寄译鞮汉语词典:象寄译鞮

猜你喜欢

  • 三千翼

    源见“鲲鹏展翅”。喻非凡的本领。唐杨巨源《上刘侍中》诗:“欲奋三千翼,频回一夕肠。”

  • 谏青蒲

    同“伏青蒲”。清黄遵宪《三用前韵》:“无人伏阙谏青蒲,事误都由七尺孤。”

  • 琴高

    源见“琴高乘鲤”。借指鲤鱼。宋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诗之一:“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词语琴高】   汉语大词典:琴高

  • 武昌新种

    源见“武昌柳”。指官柳。南朝 陈陈叔宝《折杨柳》诗:“武昌识新种,官渡有残生。”

  • 半面之雅

    同“半面之交”。雅,交情。宋刘过《与许从道书》:“由今观之,冬老致身云霄之上,某亦岂无半面之雅,而辱在泥涂,邈之如路人。”见“半面之旧”。宋·刘过《与许从道书》:“由今观之,冬老致身云霄之上,某亦岂无

  • 丹山鸟

    源见“丹穴”。指凤凰。清黄遵宪《为同年吴德㴋寿其母夫人》诗:“中有丹山鸟,哀鸣复回翔。”【词语丹山鸟】   汉语大词典:丹山鸟

  • 萸囊

    源见“重九登高”。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祛邪辟恶。宋苏轼《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予衰病心形俱瘁感之作诗》:“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词语萸囊】   汉语大词典:萸囊

  • 襦袴

    同“襦袴歌”。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词语襦袴】   汉语大词典:襦袴

  • 麈谈

    源见“麈尾清谈”。泛指闲谈高论。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词:“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词语麈谈】   汉语大词典:麈谈

  • 乐而忘归

    参见:乐之忘归连动 快乐得连回去都忘了。形容对某事物的喜欢留恋。《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多用于快乐的程度。→留连忘返乐不思蜀 ↔归心似箭。也作“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