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赐环召还

赐环召还

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玦如环而缺,肉好若一谓之环。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

“环”与“还”谐音,“玦”与“绝”谐音,帝王常用环与玦表示对罪臣的召还或永不召还。后遂以“赐环”为被放逐之臣赦罪召还的典故。

唐.张说《出湖寄赵冬曦》诗之二:“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猜你喜欢

  • 隋珠抵鹊

    同“隋珠弹雀”。宋 程正同《思越人.题挟弹人簇》词:“曾把隋珠抵鹊来,拓弓花下不虚开。醉馀戏把行人弹,堪笑齐王谩筑台。”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扩充,光大。 人能够使先王之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使人的才能扩大。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汉书.礼乐志》:“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河间区区小国藩臣,以好

  • 乌舅金奴

    宋.陶谷《清异录.器具》:“江南烈祖素俭,寝殿不用脂烛,灌以乌舅子油,但呼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 孙敖秉羽

    《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 挂服神武门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

  • 下书帷

    同“下帷”。唐许浑《酬和杜侍御》:“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

  • 伤弓之鸟

    源见“空弦落雁”。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偏正 指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

  • 三步回车

    同“车过腹痛”。清赵翼《经史翼宸故宅》诗:“三步回车仍腹痛,最难忘是旧承恩。”

  • 草木兵

    同“草木皆兵”。清查慎行《送秦望兄东归》诗:“雨腥双袖弓刀血,风静诸山草木兵。”

  • 愧孙登

    《世说新语.栖逸》:“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文士传》:“登乃曰:‘……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多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