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王轼蛙

越王轼蛙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载:越王勾践将伐吴,出,见怒蛙,勾践俯凭车轼为敬。从者问故,勾践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军士听之,“莫不怀心乐死”。后因以“越王轼蛙”为激励士卒锐气之典。三国 魏曹植《矫志》诗:“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 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

【今译】 越王勾践准备兴兵伐吴,认为自己的军队士气不足,还缺乏拼死力战的精神。乘车途中,勾践见一青蛙鼓腹而怒,一副战斗的样子,就抚着车前横木低头表示敬意。身旁的人问,大王为什么向青蛙致敬呢?勾践说,我盼望军队士气高涨已经很久了,但至今还没有令我满意。青蛙不过是一种无知的动物,见到敌人还能鼓腹而怒,所以我要向它致敬。”将士们听到这番话,说:“青蛙怒向敌人,君王尚且表示敬意,更何况无畏杀敌的人呢?”于是莫不拼死效力报国。

【释义】 后以此典指激励将士,士气高昂。

【典形】 蒙勾践礼、怒蛙、亲式鸣蛙、蛙腹能许怒、越王轼蛙、亲式群蛙。

【示例】

〔蒙勾践礼〕 唐·韩愈《答柳州食蛤蟆》:“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怒蛙〕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亲式鸣蛙〕 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曾先突骑重围里,亲式鸣蛙大道旁。”

〔蛙腹能许怒〕 宋·陈师道 《晚望》:“蝉鸣不余力,蛙腹能许怒。”

〔越王轼蛙〕 三国·曹植《矫志》:“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猜你喜欢

  • 辟人之士

    政治混乱,离开无道之君而去就有道的人。《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辟:同“避”。而:同汝,你。辟人之士:指孔子。辟世之士,指长沮( ㄐㄩˋ jù 聚)、桀溺。这句是

  • 相门相种

    同“相门有相”。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多应是相门相种,可惜不做厮儿;少什么王子王孙,争要求为佳配。”见“相门有相”。元·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多应是~,可惜不做厮儿;少什么王子王孙,争要

  • 赏朱虚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即位,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汉朝初期,高帝去世后

  • 稚恭乘骑

    《世说新语.雅量》:“庾小征西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妻,与女上安陵城楼上。俄倾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薄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东

  • 卑以自牧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颖达正义:“牧,养也。解‘谦谦君子’之义,恒以谦卑自养其德也。”后以卑以自牧指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亦作“卑己自牧”。《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一回:“各亲王等

  • 壮士歌

    同“易水歌”。荆轲壮士,刺秦王,临别歌《易水》,故称“壮士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词语壮士歌】   汉语大词典

  • 丹铅

    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后亦转而指校订工作。唐代韩愈《秋怀》诗:“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明代杨慎编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词语丹铅】   汉语大词典:丹铅

  • 从军乐

    《文选》卷二十七、三国魏.王仲宣(粲)《从军诗五首》其一:“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三国魏.王粲在他的《从军诗》中,歌颂了跟随

  • 狐埋狐扬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

  • 颜渊不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东屈迳朝歌城南……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迳其邑。’《论语撰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