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辨鲁鱼

辨鲁鱼

源见“鲁鱼亥豕”。谓分辨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唐刘禹锡《秋萤引》:“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猜你喜欢

  • 道旁筑室

    源见“筑室道谋”。比喻杂采各家之说。宋郑樵《〈通志〉总序》:“后世众手修书,道旁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皆固(班固)之作俑也。”

  • 燃松读书

    《南史.顾欢传》:“欢独好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授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然(燃)糠自照。”南朝齐.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八岁读《孝经》、《诗论》,长大以后,更笃志好学,

  • 震巽

    《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后以“震巽”指男女,夫妻。明 无心子《金雀记.作赋》:“阴阳和叶,震巽豪彩。《葛覃》恐其失时,《摽梅》恐其来欲。”【词语震巽】  

  • 杨枝肘

    源见“柳生左肘”。泛指生病。唐王维《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词语杨枝肘】   汉语大词典:杨枝肘

  • 阿滥堆

    《中朝故事》:“骊山多飞禽,名阿滥堆。明皇帝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子名焉。左右皆传唱之,播于远近,人竟以笛效吹。”鸟名。也是曲名。相传唐代的骊山多飞禽,名叫阿滥堆,唐玄宗采其叫声翻成曲子吹奏。后来许多人

  • 犯天下之不韪

    《左传.隐公一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韪:对,是。后以犯天下之不韪谓公然去敢干天下人认为最大的错事。亦作“冒天下之大不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自正始以来,

  • 李门

    同“李膺门”。唐杜正伦《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诗:“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词语李门】   汉语大词典:李门

  • 半面妆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南朝梁元帝是一只瞎眼。徐妃只梳半面化妆等他的到来。元帝看见她以后就气走了。半面妆即半面化妆,亦简作半妆。

  • 昭阳

    同“昭阳殿”。宋杨泽民《风流子.咏钱塘》词:“佳胜古钱塘。帝居丽、金屋对昭阳。”【词语昭阳】   汉语大词典:昭阳

  • 入骨三分

    见“入木三分”。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陈廷敬深深一躬,皇上此话,~,微臣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