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

《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达磨〕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迄九年已。”达磨,古天竺高僧,南朝 梁时入中国,后渡江至北魏,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为中华禅宗初祖。亦译作“达摩”。后因以“达摩面壁”喻指默坐静修或勤苦攻读。明杨慎《艺林伐山.五色赋记》:“孙膑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磨(摩)面壁以来,九年闭目。”


【典源】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迄九年已。”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亦载。

【今译】 菩提达摩 (一作达磨),本天竺 (印度) 僧人,本名菩提多罗,南朝梁时来中国,后渡江至北魏,居止于嵩山少林寺,终日朝着石壁打坐,默默无言,别人都测度不出其高深,称之为壁观婆罗门。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修行、攻读勤苦不倦。

【典形】 壁下达磨、面壁、面壁九夏、面九年壁、悄坐松阴,十年面壁。

【示例】

〔壁下达磨〕 宋·范成大《题请息斋六言》之八:“壁下禅枯达磨,室中病著维摩。”

〔面壁〕 清·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

〔面壁九夏〕 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之二:“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面九年壁〕 宋·陈与义 《又赋》:“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悄坐松阴〕 清·郑燮 《游白狼山》:“崖前露出一块石,悄坐松阴似达摩。”

〔十年面壁〕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五:“十年面壁精勤甚,多恐量腰减带围。”


猜你喜欢

  • 截髢

    同“截发留宾”。清陈维崧《瑞鹤仙.邹程村母夫人寿》词:“犹忆曾陪董相,闲过邹阳。贤哉湛母,截髢亲为置食。”【词语截髢】   汉语大词典:截髢

  • 华而不实

    比喻文章词藻华丽但内容空洞,或形容言过其实,表面好看,不讲实效。公元前622年,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后,回国途中,在宁邑旅舍下榻。旅舍负责官员宁嬴陪他返回国都,但只送他到温这个地方便回来了。宁嬴的妻

  • 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周瑜。三国时吴国都督。折:损失。 三国故事:吴国周瑜为了取回荆州,用美人计把孙权的妹妹许嫁给刘备。结果弄假成真,反而在战争中损兵折将。 后常用以比喻存心想占便宜,结果反吃了大亏。语出元.无名

  • 探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喻科举及第。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亦喻冒犯君威。章炳麟《箴新党论》:“汉官之视虏主,无以异于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

  • 洪钟扣寸莛

    同“以莛撞钟”。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诗:“驽乘烦轻策,洪钟扣寸莛。”

  • 品物咸亨

    品物:万物。咸:皆,都。亨:通畅。 意谓万物皆亨通畅达。 原指大地能生养万物。 后泛指太平之世,万物欣欣向荣。语出《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 枕中宝

    同“枕中鸿宝”。清袁枚《岳水轩烧丹图》诗:“览君图,觉君好,劝君珍秘枕中宝。”

  • 打毷?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本指科举落第而饮酒解闷,后用为科举落第之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却教跨

  • 与浑不协

    《晋书.王浚传》:“初,诏书使浚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及浚将至秣陵,王浑遣信要令暂过论事,浚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王浑久破(孙)皓中军,斩张悌等,顿兵不敢进。而浚乘

  • 箪瓢人

    源见“箪瓢陋巷”。指颜回。泛指生活贫苦之人。唐白居易《夏日闲放》诗:“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