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虢灭虞亡”。指互相依存的形势。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绝缔交,去辅车之势。”【词语辅车之势】 成语:辅车之势
源见“鲁鱼亥豕”。指书籍传抄或刊刻而产生的文字错误。清 黄鷟来《下龟山》诗:“丰碑尚纪庚辰绩,文学还疑己亥讹。”
源见“椿年”。又《论语.季氏》载:孔鲤趋庭接受父训。后因以“椿庭”为父亲的代称。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挟孤囊踽踽远征,敢辞他冷月酸风,知何时得拜椿庭。”【词语椿庭】 汉语大词典:椿庭
同“叶龙”。明 李梦龙《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字句述我志怀二十韵》:“宠岂尽轩卫国鹤,画宜偏骇叶公龙。”
同“祖洲”。唐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诗:“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音chèn,热病)也。孟孙之恶我,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也。美疢不如恶石。’”后因以“药石之言”用为比喻规劝别人改正过失的良言的典故。
谓身体强壮,勇猛凶悍。唐司空图《灵台三官堂》: “铜头铁额,自刻角而摧牙。” ●《史记·五帝本纪》: “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张守节正义引 《龙鱼河图》: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
源见“一丘之貉”。喻彼此相同,没什么区别。宋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词语貉一丘】 汉语大词典:貉一丘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河上公注:“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因以“知雄守雌”指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宋范仲淹《老子犹龙赋》:“知雄守雌,宛讶存身之际;绝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拔上鞋子而破了后跟。形容衣履不周。《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四:“原宪之贫,捉襟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