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牛郎织女”。谓二星一年一相会的七夕。唐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词语星期】 汉语大词典:星期
源见“椒房”。指后妃的美德。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椒德令芳,天下备颂。”【词语椒德】 汉语大词典:椒德
唐.欧阳询等编修《艺文类聚》卷六引《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塘(塘,堤;又作桥),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石尽起立,嶷嶷(音nìnì)东倾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源见“左右袒”。谓支持皇帝的一方。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袍:长袍;泽:借为“襗”,内衣。旧时军人相称为“同袍”,也称相互间的友谊为“
《后汉书.刘玄传》:“其所受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檐榆(chān yú,短衣,非正朝服)、诸于(妇女的外衣),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
源见“扼臂啮指”。指母子心相感应。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总宪曹贞予先生于汴》:“嗟乎!母啮子痛,世未必皆其人也。”
逆:揣测。 读诗者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诗者的本意,这就对路了。 意谓读者要善于体会作者的意图。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宋.桂舟《自知集序》
源见“鸿爪雪泥”。形容人生四处飘泊。清徐乾学《叠韵答学山侄》:“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蛾眉不易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