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连理枝

连理枝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韩凭妻”;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妄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之。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棲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宋人韩凭,娶妻何氏,夫妻相得如鱼水。宋康王欲夺何氏。何氏郁郁悲凄。韩凭被抓去服苦役。韩凭愤而自死。何氏听说后亦自缢。韩凭和何氏死后墓生长出梓树,枝叶相连,成为连理枝。

后以“连理枝”的典故比喻夫妻恩爱永不相负。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词语连理枝】  成语:连理枝汉语词典:连理枝

猜你喜欢

  • 枳棘

    《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简)主俯而笑曰:“夫树桔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枳棘都是多刺的灌木。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奸邪恶人或咏险恶处境之典。唐.沈佺期《别

  • 辅牙相倚

    同“辅车相依”。《新唐书.李正己传》:“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主谓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紧密利害攸关。

  • 白马素车

    源见“伍胥潮”。指钱塘江潮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元王逢《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见“素车白马”。《花

  • 图像麒麟

    《汉书.苏武传》:“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

  • 蟾宫折桂

    《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

  • 谢公高卧

    源见“东山再起”。谓安然隐居。清 丘逢甲《寄怀维卿师桂林》诗之四:“谢公高卧应难稳,丝竹中年带泪听。”

  • 染素丝

    源见“墨子悲染丝”。比喻真朴本性受世俗熏染。清赵翼《寄晴沙》诗之二:“我亦离尘事,深愁染素丝。”

  • 衣经三浣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与六学士对便殿,帝(注:唐文宗)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注:音huàn,洗)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屑,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

  • 十行一目

    同“一目十行”。元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诗:“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

  • 军不血刃

    军:兵卒。血刃:血染刀口。士兵的武器上尚未沾血。指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语本《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见“兵不血刃”。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