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妹子想起哥哥这样赌法,贴他不富,连我也穷,不如自寻去路,为此跟着一个相识孤老,一溜烟也似逃之夭夭。”


述补 夭夭,原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无义。逃之夭夭,原作“桃之夭夭”,后以桃、逃为谐音,便借作逃跑的诙谐说法。指逃得无影无踪。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王雨彦《辛勤的播种者》:“我们的队伍冒着初春的风寒,先到平海街教育厅,爬进已经关闭的大铁门,发现张道藩早已~。”△用于行为方面。→溜之大吉 ↔插翅难飞。 也作“桃之夭夭”。


逃跑谓之 “逃之夭夭”。多用于对某种事不负责任而一走了之、一跑了事,含有一种诙谐或讥嘲之意。

逃跑为什么又 “夭夭”呢?

此语缘自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桃”与 “逃”同音,因而后人将 “桃之夭夭”变化为 “逃之夭夭”。“夭夭”形容桃树茂盛、壮美之貌,与 “逃”并无关系,因原句为 “桃之夭夭”,所以 “桃”变为 “逃”后,亦说成 “逃之夭夭”。


【词语逃之夭夭】  成语:逃之夭夭汉语词典:逃之夭夭

猜你喜欢

  • 鹢首

    源见“文鹢”。古代画鹢鸟于船头,因以指船头。亦泛指船。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法善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鹢首。’”宋京镗《雨中花.重阳》词:“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词语鹢首】 

  • 鸥鸟伴

    同“鸥鹭忘机”。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词:“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词语鸥鸟伴】   汉语大词典:鸥鸟伴

  • 邓通铜山

    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载:邓通,蜀郡南安人,因善濯船为黄头郎,又因与文帝梦中所见推其上天之人相符,受到文帝的宠幸。“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

  • 鱼在藻

    《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汉.毛氏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鱼藻》以“鱼在在藻”描绘鱼儿游于水藻之间,适性而自得之状。后用为追求自得适性之典。唐.张九龄《南还湘水言怀》:“鱼意

  • 王粲哀

    《文选》卷二十三王仲宣(粲)《七哀诗二首》其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浚泉

    源见“凯风寒泉之思”。谓孝子不能事亲而自责。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浚泉之有冽,今痛防墓之未迁。”【词语浚泉】   汉语大词典:浚泉

  • 怀珠抱玉

    同“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没世而名不称者。”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词语怀珠抱玉】  成语:怀珠抱玉汉语大词典:怀珠抱

  • 二诺

    随便答应,不守诺言。唐代魏征《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羸重一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故说“季布无二诺。”【词语二诺】   汉语大词典:二诺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指北方所产的马。依:依恋。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是古代百越之地,包括现在的两广和福建等地区。 胡马依恋北风,越鸟在向南的枝上筑巢。 比喻人眷恋故土。也表示物性难移。《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

  • 膏肓之疾

    源见“病入膏肓”。指危重难治之症或顽固的癖好。《晋书.王戎传》:“〔王戎〕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又不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