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阿娇金屋”。清文廷式《贺新郎》词:“须不羡,陈娇金屋。一霎长门辞翠辇,怨君王,已失苕华玉。”
同“收之桑榆”。宋王安石《赠张康》诗:“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词语收桑榆】 汉语大词典:收桑榆
《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江宁县 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慈母山为楚地,因称箫为“楚箫”。亦指其
同“豚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桓氏有言,曹子丹生此豚犊,信矣。”【词语豚犊】 汉语大词典:豚犊
精米肥肉,指富贵人家优渥的享用。《列子.力命》:“衣则文锦,食则梁肉,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史记.孟尝君列传》:“仆妾余梁肉,而士不厌糟糠。”《汉书.循吏.朱邑传》:“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
同“共工触柱”。南朝 梁江淹《遂古篇》诗:“女娲炼石补苍天兮,共工所触不周山兮。”
《文选》卷五十一汉.王子渊(褒)《四子讲德论序》:“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中,借微斯文子、虚仪夫子、浮游先生和陈丘子
《庄子.天下》:“昔禹湮洪水……沐甚雨,栉疾风。”成玄英疏:“赖骤雨而洒发,假疾风而梳头,勤苦执劳,形容毁悴。”后因以“沐雨栉风”形容饱经风雨,辛勤劳苦。三国 魏曹丕《黎阳作》诗之一:“载驰载驱,沐雨
《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覆矣。”鲍彪注:“说阳侯多矣。今按《四八目》,伏羲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臣欤?”又《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
同“东陵瓜”。宋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