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避世金马门

避世金马门

这是西汉东方朔形容在朝廷做官、在官署的金马门中可以避世保身。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善辞赋,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性诙谐滑稽。有一次,他的同僚郎官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隐居避世之人。古代人,是隐居避世在深山中的。”当时正在饮宴,喝酒尽兴,他扶在地上唱道:“沉沦在俗世啊!避世在官署的金马门内。宫殿中可以避世并保全自身,又何必逃避到深山之中、草屋之下。”“金马门”是官署之衙门,因大门傍有铜马,故称“金马门”。后用此典形容虽在朝廷做官而消极避世。此典又作“大隐金门”、“金门客”、“东方避世”、“金马客”、“避世金门”、“金门避世”、“曼倩金门隐”。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3205页:“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hān鼾,尽兴喝酒),据地歌曰:‘陆沉(陆地无水而下沉。比喻在喧闹环境中隐居)于俗,避世金马门(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宦者署门,因以为名)。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hāo嚆)庐(茅草屋)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官署。管理宦官。属于少府)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例句】:

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宋·刘筠《李舍人独直》:“紫丝新履回朝地,应笑东方避世喧。”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凝祥池》:“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妨。” 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清·沈元沧《杂咏》:“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清·归庄《用来韵酬榕庵》:“江左才名称伯仲,金门避世意悠悠。” 清·金人瑞《寿诗》之一:“莫疑曼倩金门隐,直学青莲市上眠。”


【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 (东方)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在汉武帝时任郎官,他的同僚对他说:“别人都以为你先生是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即所谓在朝廷隐居避世的人。古代的人,是隐居避世在深山中的。”当时正在饮宴,酒酣,他扶在地上唱道:“沉沦在俗世啊,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保全自身,何必在那深山之中,草舍之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在朝廷做官而消极避世。

【典形】 避世金马门、避世金门、大隐金门、东方避世、金马客、金门避世、金门客、曼倩金门隐、金马避世、金门遗世、金马梦。

【示例】

〔避世金马门〕 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避世金门〕 清·沈元沧《杂咏》:“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大隐金门〕 唐·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东方避世〕 宋·刘筠《李舍人独直》:“紫丝新履回朝地,应笑东方避世喧。”

〔金马客〕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凝祥池》:“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妨。”

〔金门避世〕 清·归庄《用来韵酬榕庵》:“江左才名称伯仲,金门避世意悠悠。”

〔金门客〕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曼倩金门隐〕 清·金人瑞《寿诗》之一:“莫疑曼倩金门隐,直学青莲市上眠。”


猜你喜欢

  • 王裒废读

    源见“蓼莪废讲”。谓深切追念伤悼亡故的父母。柳亚子《岁暮杂感》诗:“王裒常废读,原壤忍狂歌。”

  • 雨夜连床

    源见“夜雨对床”。谓朋友兄弟欢聚相叙。清蒲松龄《代毕刺史祭新城五十二太翁文》:“后同客乎京华,又恋恋于晨夕,雨夜连床,花朝共席,笑倾肝膈。”

  • 七步嫌迟

    源见“七步成诗”。形容文思敏捷过人,无与伦比。唐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 哭竹生笋

    同“哭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 磨砖作镜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 庄生蝶

    同“庄周蝶”。唐李群玉《昼寐》诗:“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红楼梦》三八回:“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 六州铸

    同“六州铁铸”。清 刘履芬《琐窗寒.秋海棠》词:“泪霏霏粉匀露槎,六州铸出相思错。”

  • 五弦歌

    源见“舜弦”。借指帝王之歌。唐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 长星醉否

    同“长星劝汝酒”。清赵熙《甘州.寺夜》词:“记去年此际,海水西流。问长星醉否?中酒看吴钩。”

  • 青鸟传信

    主谓 青鸟传递书信。语本《艺文类聚》卷91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夹)侍王母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