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邓攸无子

邓攸无子

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西晋 永嘉末年,因避石勒兵乱逃难到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途中屡遇险,度难两全,乃弃去儿子,保全了侄儿,后竟无嗣。东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三:“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典源】 《晋书·良吏列传·邓攸传》:“石勒过泅水,(邓)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今译】 晋代邓攸字伯道,曾被裹于石勒乱军中,后携妻与子而逃,遇强盗抢去牛马,步行担着其子及弟弟的儿子,考虑无力两全,与妻子商量弃去己子而带弟弟之子继续逃亡。以后妻子不再生育,纳一妾又是自己甥女,因而再不纳妾,终于无子,当时人都为他感叹,说:“老天没有眼,使邓伯道没有儿子。”

【释义】 后以此典指无子或子亡。

【典形】 伯道伤无嗣、伯道无儿、邓攸无子、孤单同伯道、哭邓攸、无儿悲邓攸、无儿老邓攸、邓家无子、邓攸身、伯道暮年、伯道子孙无。

【示例】

〔伯道伤无嗣〕 清·黄景仁《思旧篇》:“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伯道无儿〕 唐·杜牧《重到襄阳哭亡友》:“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邓攸无子〕 唐·元稹《遣悲怀》:“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孤单同伯道〕 唐·白居易《阿崔》:“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哭邓攸〕 清·王紫绶《哭师》:“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无儿悲邓攸〕 唐 ·元稹 《阳城驿》:“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词语邓攸无子】  成语:邓攸无子汉语词典:邓攸无子

猜你喜欢

  • 盍各

    《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后以“盍各”指各抒其志。亦指志趣。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吾既拙于为文,不敢轻有掎摭,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

  • 攀援桂枝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楚辞.招隐士》中用“攀援桂枝”为游山玩水之语。后遂用“

  • 遇事生风

    《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蜂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颜师古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宋楼钥《送周君可宰会稽》诗:“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后以“遇事生风”指好

  • 鹭行

    同“鹭序鵷行”。明袁宗道《将抵都门》诗:“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词语鹭行】   汉语大词典:鹭行

  • 日角珠庭

    源见“日角”。珠庭,天庭饱满。谓相貌不凡。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并列 日角,额角隆起,形状如日。珠庭,天庭饱满

  • 陶侃之僻

    源见“竹头木屑”。指爱惜物力。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郭汾阳虽度量廓落,然而有陶侃之僻,动无废物。每收书皮之右剺下者,以为逐日须,至文帖馀悉卷贮。每至岁终,则散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词语陶侃

  • 渔人得利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而两败俱伤,却让第三者坐收其利。《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老九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叶落粪本

    树叶落下,化为肥料,仍为根所吸收,喻事物终必归于本源。《荀子.致仕》:“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又作“叶落归根”。比喻不忘本源。

  • 貂蝉兜鍪

    同“貂蝉出兜鍪”。宋张孝祥《赠张钦州》诗:“貂蝉兜鍪何足道,君必不为猿鹤羞。”

  • 画地饼

    源见“画饼充饥”。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聊供自慰之物。宋周孚《元日怀陈道人并忆焦山旧游》诗:“功名画地饼,岁月下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