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郤桂

郤桂

同“郤诜丹桂”。唐黄滔《祭司勋孙郎中》:“刘家则三嘏扬芳,马氏则五常擅美。故得数枝郤桂,交茂鸰原;一本田荆,分辉鸡树。”


【词语郤桂】   汉语词典:郤桂

猜你喜欢

  • 泰伯让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亦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

  • 燕支落汉

    《史记.匈奴列传》:“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余骑。”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

  • 针神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夜来(原名薛灵云)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也。”三国魏文帝曹丕宠幸的美人薛灵云擅长针线活,被称为针神。后因用为

  • 青蝇点璧

    同“青蝇点素”。明张居正《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词语青蝇点璧】  成语:青蝇点璧汉语大词典:青蝇点璧

  • 舞雩之咏

    源见“沂水舞雩”。指乐道之志。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优游夷愉,广厚高明,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

  • 下箸万钱

    同“日食万钱”。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下箸万钱费,挥金一笑偿。”

  • 反裘伤皮

    同“反裘负薪”。《晋书.张骏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连动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

  • 金谷妇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柳亚子《吊凌璧城女士墓有作》诗:“身世宁同金谷妇,烽烟更恸荔湾薪!”

  •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以“得寸得尺”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

  • 却扫

    同“闭门却扫”。清钱谦益《移居》诗之八:“却扫何须愁剥啄,萧闲并可谢樵渔。”【词语却扫】   汉语大词典:却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