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鄂君绣被

鄂君绣被

同“鄂君被”。宋钱惟演《无题》诗:“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典源】 汉·刘向《说苑·善说》:“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流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 (悦) 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然作色而不言。庄辛迁延沓手而称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晳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 乘青翰之舟, 极芘,张翠盖而㩉(xi) 犀尾, 班丽袿(gui) 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yi)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拤草滥予, 昌枑(hu) 泽予, 昌州州, ��(kan)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 (chan) 秦踰,渗惿(ti) 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 (悦) 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 (yu)修袂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未尝遇僇(lu) 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

【今译】 楚国襄成君穿戴华丽,立在江边,打算渡河,楚大夫庄辛经过而爱慕他,近前请见,说:“我想握握您的手,可以吗?”襄成君恼怒而不答理他。庄辛说:“您听说过鄂君子皙渡河的故事吗? 鄂君子皙乘着青翰之舟,仪仗华美,穿着华丽,划船的越人唱道:‘今天是什么夜晚啊,荡舟中流,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够与王子同舟。希望能彼此交好啊,不怕羞耻讥笑,心中痴痴地想念啊,让王子知道。山上有树啊树有枝,心里想君啊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与他们亲近,用绣被来遮盖。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官位又很高,还能与划船的越人亲近,现在您并不比鄂君高贵,为什么不能握您的手呢?”襄成君伸出手来说:“我年少时,曾因为貌美而被长者喜爱,自今以后,也愿意以少者对长者之礼,来与您交好。”

【释义】 后以此典指美男; 也用以指以色事人的男宠等。

【典形】 翠被君、鄂君船、鄂君绣被、鄂君舟、鄂舟、绣被、越鄂衾、越人翠被、绣被留欢、越人歌、舟中鄂君、咏鄂君、妒鄂君、奉绣被、同绣被、鄂君被。

【示例】

〔翠被君〕 宋·苏轼《新渡寺送任仲微》:“我游清颍尾,相见翠被君。”

〔鄂君船〕 唐·陆龟蒙《江南曲》:“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鄂君绣被〕 宋·钱惟演《无题》:“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鄂舟〕 清·黄景仁《风流子·怀钱三梦云》:“记鄂舟雨夜,同眠绣被; 彭城佛寺,相赠槟榔。”

〔绣被〕 唐·李商隐《牡丹》:“锦帷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越鄂衾〕 宋·刘筠《清风十韵》:“夕劲淮阳桂,晨凄越鄂衾。”

〔越人翠被〕 唐·顾况《悲歌》之二:“越人翠被今何夕,独立沙边江草碧。”


猜你喜欢

  • 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小见大,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宋赵长卿《品令.秋日感怀》词:“那堪

  • 乌头白,马生角

    《史记.刺客列传》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唐.司马贞“索隐”引《燕丹子》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此

  • 庭训

    《论语.季氏》:“鲤(孔鲤)趋而过庭。(孔丘)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 日至

    谓冬至,夏至。《礼记.杂记下》:“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孔颖达疏:“正月,周正月,建子之月也。日至,冬至日也。七月,周七月,建午之月也。日至,夏至日也,以两

  • 五世同堂

    祖父母、父母、己、子、孙,五代同时并存,不分家而居。比喻家族和睦。《皇朝通典.礼.嘉.优老》:“乾隆五年,命妇索绰罗氏,年一百三岁,其子孙五世同堂,寿万节,扶掖入朝,照例旌表,加恩赏赐,而御做诗章赐之

  • 乌鹊桥

    同“鹊桥”。唐刘商《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宋贺铸《减字木兰花》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词语乌鹊桥】   汉语大词典:乌鹊桥

  • 拜隗

    源见“黄金台”。谓以礼招纳贤士。元郝经《贤台行》:“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 东西南北

    源见“东西南北人”。谓飘泊在外,居处无定。唐睿宗《孔子赞》:“无岂匏瓜,东西南北。”见“东西南北人”。茅盾《漫谈文艺创作》:“而阿Q这个人物……并非以一、二人为模特儿,是~许多嘴脸的综合体。”【词语东

  • 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孟启《本事诗.征异》载: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月夜吟诗,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

  • 爪牙之士

    《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之士”指勇敢威武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后因以“爪牙之士”为卫士或助手的典故。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盖所以将我腹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