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蕉鹿梦”。喻指得失无常。明文徵明《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诗:“有客樽前谈梦鹿,何人天际慕飞鸿?”【词语梦鹿】 汉语大词典:梦鹿
源见“东墙窥宋”。指多情美女。闽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鸿荒朴略。”后遂以“鸿朴”指远古时代质朴粗略的事物。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今来沐新恩,庶见返鸿朴。”【词语鸿朴】 汉语大词典:鸿朴
《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后因以“返初服”谓辞官归隐。南朝 齐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誓将返初服,岁暮请为邻。”唐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诗:“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源见“夺锦袍”。称人才思敏捷,文采出名。明高启《谢赐衣》诗:“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偏正 夺锦,夺锦袍。形容才学超群,后来居上。语本《新唐书·宋之问传》:“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
古时候人们互相交换儿子来教育。语出《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训子语上》:“古者易子而教,后世负笈从师,近代延师教子。”
源见“断肠猿”。借指哀伤至极。唐李商隐《即日》诗:“儿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一种七言诗体,采用联句方式,每人一句,每句用韵。传说汉武帝在柏梁台,命群臣联句赋诗,称为“柏梁体”。诗见《古文苑》卷八。但此诗实后人拟作。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汉武《柏梁台》诗本出《三秦记》
《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宋季雅为了与吕僧珍作邻居,不惜花重金买宅。后因称为求得善邻而买宅为“买
源见“隆准”。谓眉骨圆起。后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亦借指帝王。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词语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