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维摩诘以身疾,广为说法。佛告文殊师利:‘汝诣问疾。’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尔时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注:探索)其玄(注:精微)。”韩愈对他的学生说,记事纂言一定要阐明要旨和精微。后因用“提要钩玄”为从庞杂的材料中阐明要旨和精微的典故。清.陈澧《与王峻
源见“凌烟阁”。谓功勋卓著,永垂青史。明无名氏《鸣凤记.忠良会边》:“喜入朝相庆弹冠,应须颂当年蓄怨。把遗忠弃节,图绘凌烟。”
源见“能言鸭”。喻指心爱之物。明李梦阳《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诗之五:“是否龟蒙鸭,将无逸少鹅?”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权龙褒》:“景龙(注:唐中宗年号)中为左武卫将军。好赋诗而不知声律,中宗与学士赋诗,辄自预焉,帝戏呼为权学士。……尝吟《夏日》诗:‘严霜白皓皓,明月赤团团。’或曰:‘岂是夏景
同“置之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见“束之高阁”。郭沫若《万引》:“我没钱买书,难道别人有书尽可以~,我也不能取阅吗?”【词
《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长吏窦轨见之,遗以衣服、鹿帻、麂靴,逼属乡正。(朱)委之地,不肯服。更结庐山中,夏则羸(音luǒ,赤身露体),冬缉木
《东观汉记》卷十八《郑均》:“郑均字仲虞,任城人也。……淡泊无欲,清静自守,不慕游宦。……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汉章帝刘炟dā)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均遣子英奉章诣阙。诏见
《后汉书.马援传》:“永平初,……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东汉永平初年(公元五八年),显宗皇帝刘庄把汉代中兴时的名臣和名将,肖像图画,悬挂在云台之中,以纪念他们的功绩。后因以“云台图画”用
参见:拂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