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锦绣裹山川

锦绣裹山川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昭宗诏钱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后因以“锦绣裹山川”显示高官显贵荣耀。宋苏轼《锦溪》诗:“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典源】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 (唐) 昭宗诏 (钱)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鏐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是年 (钱鏐) 省茔垄,延故老,旌铖鼓吹振耀山谷。自昔游钓之所,尽蒙以锦绣,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

【今译】 五代时,钱鏐荣归故里衣锦城,大宴故旧亲朋,将家乡山林都披上锦绣,声势颇为壮观。钱镠还把他幼时曾在其下游玩的大树封为“衣锦将军”。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高官显贵的奢华荣耀。

【典形】 锦树、锦绣被原野、锦绣裹山川。

【示例】

〔锦树〕 明·徐石麟《拂霓裳》:“望中原,故宫锦树障烽烟。”

〔锦绣被原野〕 宋·苏轼《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锦绣被原野,金珠散贫贱。”

〔锦绣裹山川〕 宋·苏轼《锦溪》:“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词语锦绣裹山川】   汉语词典:锦绣裹山川

猜你喜欢

  • 繁花一县

    同“河阳一县花”。唐卢纶《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阳徐少府》诗:“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 鱼素

    同“鱼书”。元方回《赠吕肖卿》诗之三:“湓浦释鱼素,阳山杳雁程。”【词语鱼素】   汉语大词典:鱼素

  • 吟扣僧门

    源见“推敲”。形容苦心斟酌诗句。唐郑谷《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 照覆盆

    源见“覆盆”。喻洗雪沉冤。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 后车载

    《诗经.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后车就是副车。用以载贤士之义。宋.欧阳修《哭圣俞》:“河南丞相称贤侯,后车日载枚与邹。”此处以‘河南丞相’代指钱惟演(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丞相)。枚

  • 三夫之对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

  • 锄挥瓦中金

    晋裴启《语林》:“管宁(字幼安)尝与华子鱼(名歆)少相亲,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挥锄如故,与瓦石无异。华提而掷去。”后用为节操高洁、不慕名利之典。明高启《题徐良夫耕渔轩》诗:“钓获溪上璜,锄挥瓦中金

  • 缝囊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骘前后荐达屈滞,解救患难,书数十上……”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云:“骘表言曰:‘北降人王潜等说,此相部伍,图以东向,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江,以大向荆州。夫备不预设,难以

  • 推挽

    《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推:自后送之。挽:自前引之。后因称引进为“推挽”。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词语推挽】   汉

  • 舞随曹植马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余从京城,言归东藩……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流沔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