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明帝纪》:“六月,敦(王敦,东晋大臣,他与堂弟王导等在西晋灭亡后,曾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后因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敦举兵叛晋,后病死军中。)将举兵内向(指向朝廷发动政变),帝(晋明帝司马绍)
原作“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后则比喻只要大家团结,力量就无比强大。【出典】:参见“众口铄金”条【例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
《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之子刘琦,因不见容于后母,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刘琦请诸葛亮登楼,去其梯,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于是诸葛亮劝其效仿晋公子重耳居外发展。
同“羞哙伍”。《后汉书.党锢传序》:“桓 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见“羞与哙伍”。《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词语羞与为伍】 成语: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又,《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源见“卜凤”。比喻夫妻和睦,婚姻美满。唐白居易《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之》:“二姓有行,已卜和鸣之兆;三年无故,竟愆嬿婉之期。”宋柳永《集贤宾》词:“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词语和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救助或狼狈为奸。唐韩愈《醉留东野》诗:“低
同“卫鹤”。唐白居易《观稼》诗:“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词语卫人鹤】 汉语大词典:卫人鹤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谁有道,谁掌握了知识真理,就应向谁学习。语出唐.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主谓 年纪已16岁,正在妙龄。语本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年时 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俞平伯《中年》:“所以倚老卖老固然不好,自己嘴里永远是‘~’,也未见得妙。”△多用于指十六七岁的妙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