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鼎

问鼎

原指图谋王位,后则泛指企图夺权。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到达雒水,在周天子辖区陈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问起周王室镇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有德之时,把远方的东西绘成图象,让九州的长官贡献青铜,铸造了九鼎并将图象铸在鼎上,让百姓认识神物和恶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己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碰上。因而上下和协,以承受上天的保佑。夏桀昏乱,鼎迁于商,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于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鼎固定在洛阳,占卜的结果是传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命令。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天命并未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出典】: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王敦传》:“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典源】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今译】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将军队布列在洛水边周的边界上,有示威之意。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向王孙满打听周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得天下在德不在鼎,古时夏禹有德,远方献来山川异物图形,禹铸九鼎,将各地异物等铸于其上。至夏桀昏乱,鼎迁至商,传世六百。商纣王暴虐,鼎又迁于周。如果有德,鼎虽小亦重; 昏乱无德,虽大亦轻。成王定鼎,卜祝预示将传位三十,传年七百,这是天命。周现在虽渐衰,但天命末改,鼎的轻重,是不可问的。”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图谋夺取王位、政权。

【典形】 观鼎、送者问鼎、问鼎、问鼎轻重、问周鼎、休明鼎尚重、问鼎语。

【示例】

〔观鼎〕 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故强晋收其请隧之图,暴楚顿其观鼎之志。”

〔送者问鼎〕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问鼎〕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问鼎轻重〕 唐·柳宗元 《封建论》:“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

〔问周鼎〕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今年问周鼎,明年索赵璧。”

〔休明鼎尚重〕 南朝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词语问鼎】   汉语词典:问鼎

猜你喜欢

  • 牛衣当被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生活极其艰苦。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钟十月》:“牛衣当被,畏见王章;犊鼻亲操,恐逢犬子。”

  • 魏颗从治

    源见“结草以报”。指择善而从,恩泽他人。晋孙绰《喻道论》:“魏颗从治而致结草之报,子都守信而受骢骥之锡。”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商陵民

    源见“别鹤操”。指被迫离异的夫妻。唐白居易《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民。”

  • 吊柳会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宋人柳永,初名三变,以填词驰名当世。他与兄弟柳三复、柳三接合称“柳氏

  • 鱼水

    《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

  • 东阳瘦损

    同“东阳销瘦”。宋 周格非《绿头鸭》词:“须知道,东阳瘦损,不为伤春。”

  •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境就要来到。 形容人心情舒畅,忘却衰老。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 长平失势

    同“长平之祸”。宋范成大《清息斋书事》诗:“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

  • 合浦珠归

    源见“合浦珠还”。称赞地方官清廉正直有政绩。清方文《送马倩若令阳江》诗:“端溪石贡唐书辨,合浦珠归越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