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防风后至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觐群后,有苗不服;会诸侯,防风后至。”


【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友,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汪芒一作“汪罔”。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头专车。”

【今译】 春秋时吴国攻伐越国,围困并掘坏会稽山,得到大骨头,一节就可以装一车。吴王派使臣去鲁国重修旧好,见到孔子,在饮宴时,吴使拿着吃剩的骨头问孔子:“请问什么骨头最大?”孔子说:“我听说,从前大禹在会稽之山(一作涂山) 大会天下诸侯,汪芒氏之君防风最后至,大禹将他杀了,他的骨节可装一辆车,这算是大的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讨伐叛臣逆党;或咏异闻奇物及与大禹、越地有关的风物。

【典形】 地埋汪罔、防风后至、防风戮、骨节专车、骨专车、后至之诛、戮防风、汪罔骨、诛后至、专车骨、专车节、防风骨、戮专车骨、后涂山之会、防风膏斧钺。

【示例】

〔地埋汪罔〕 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防风后至〕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

〔防风戮〕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祷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骨节专车〕 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骨专车〕 元·耶律楚材《题西庵所藏佛牙》之一:“庸士执方犹未信,防风安得骨专车。”

〔后至之诛〕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戮防风〕 清·黄鷟来《正阳署中冬日杂感》之六:“楚国有人求卞玉,涂山无事戮防风。”

〔汪罔骨〕 清 · 黄景仁 《涂山禹庙》:“汪罔骨轴专车抛,相柳血漉谷不苞。”

〔诛后至〕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故涂山万国,诛后至者防风; 丹浦一戎,缓前禽者就日。”

〔专车骨〕 唐·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专车节〕 清·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石公山》:“或负藏壑舟,或戮专车骨。”


猜你喜欢

  • 西山薇蕨

    源见“采薇”。借指坚持节操的隐士。金元好问《太原》诗:“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

  • 小敌怯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汉光武帝刘秀能征善战,但据史书记载他作战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碰上小股敌兵他非常谨慎小心;若临大敌,却勇猛异

  • 斋运百甓

    同“陶侃运甓”。清 翁诰《题金亦陶运甓图》诗:“长沙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 高山流水

    原为乐曲名,后喻知音难遇,或喻乐曲高妙。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很会听琴。俞伯牙用琴曲抒发攀登高山。钟子期便说,好啊!象泰山一样巍峨。俞伯牙用琴曲表现流水,钟子期便说,好啊!多么浩浩荡荡的江河啊!总之

  • 赵梦钧天

    源见“钧天广乐”。借指入仙境,听仙乐。南朝 陈徐陵《报德寺刹下铭》:“赵梦钧天,秦游帝阍。”

  • 方朔饥

    同“方朔苦饥”。唐寒山《诗》之一二八:“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饥。”【词语方朔饥】   汉语大词典:方朔饥

  • 临邛卮

    同“临邛酒”。南朝 梁吴均《秋念诗》:“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

  • 丰上锐下

    同“丰上兑下”。《辽史.太祖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开弓三百斤。”并列 面部上广而下尖。《辽史·太祖纪》:“(太祖)身长九尺,~,目光射人。”△多用于人外貌方面。→丰上杀下【词语

  • 舆人歌

    《后汉书.岑彭传》附《岑熙传》:“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

  • 得鱼

    源见“得鱼忘荃”。喻达到目的。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诗:“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词语得鱼】   汉语大词典: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