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陈蕃悬榻

陈蕃悬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好友离别。清归庄《赠县令胡侯》诗:“闻道陈蕃悬榻久,其如仲子灌园忙。”


【典源】 《太平御览》卷四七四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举有道,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又引晋·袁山松《后汉书》 曰:“周璆字孟玉, 为乐城令, 逍遥无事,县中大治。去官,征聘不至。陈蕃为太守,璆来置榻,去悬之。”《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陈蕃传》亦载。

【今译】 后汉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亲自耕种,品行恭谨讲礼义,官府屡次征召他,也不应聘。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礼聘徐为郡功曹,徐稚也钦仰陈蕃的清名,去拜谒了他。陈蕃在郡不喜欢接待宾客,只为徐稚专门设一床榻,徐稚去则将榻悬起。另陈蕃为乐安太守时,郡中有高士周璆、陈也为他专设一榻,去了就悬起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敬贤礼士;也形容宾主交情深厚,情意款洽。

【典形】 陈蕃解榻、陈蕃榻、陈蕃悬榻、陈榻、拂榻、高人榻、高悬一榻、挂榻、解榻、南州悬榻、设榻、榻解悬、下尘榻、下榻、下榻见贤、下榻荣、徐孺榻、徐榻、悬床、悬榻、悬榻待士、稚榻、故榻满埃尘、榻正悬、旧榻悬尘、一榻高悬、一榻陈蕃、榻空悬、置两榻、留宾有榻、推尘榻、招徐稚、郡榻尘、陈蕃礼高士、一榻容孺子、留徐稚。

【示例】

〔陈蕃榻〕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蕃悬榻〕 唐·刘长卿《送李校书适越》:“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陈榻〕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

〔拂榻〕 唐·赵嘏《西峰即事献沈大夫》:“拂榻从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无人。”

〔高人榻〕 唐·钱起《秋霖即事联句》:“长者车犹阻,高人榻且悬。”

〔高悬一榻〕 唐·杜牧《怀钟陵旧游》之二:“未掘双龙斗牛气,高悬一榻栋梁才。”

〔挂榻〕 宋·曾巩《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高斋挂榻骊歌后,坐守尘编少往还。”

〔解榻〕 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

〔南州悬榻〕 清·王摅《贺长洲相公》:“忆自南州悬榻日,来为东阁扫门人。”

〔设榻〕 宋·陈师道 《谢赟闍梨见记》:“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

〔榻解悬〕 明·高启 《答胡博士留别》:“久话灯催剪,频过榻解悬。”

〔下尘榻〕 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

〔下榻见贤〕 宋·黄庭坚 《别蒋颖叔》:“下榻见贤倾礼数,后车载士回风骚。”

〔下榻荣〕 宋·陆游《王与道尚书挽词》之二:“昔遇开藩日,尝叨下榻荣。”

〔徐孺榻〕 宋·苏辙《腾王阁》:“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徐榻〕 唐·杜正伦《冬日宴群公于宅》:“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悬床〕 隋·李德林 《相逢狭路间》:“悬床接高士,隔帐授诸生。”

〔悬榻〕 唐·李白《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受客接士,即原尝春陵之亚焉。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悬榻待士〕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加以悬榻待士,拥篲礼贤,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稚榻〕 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猜你喜欢

  • 生荣死哀

    《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活着受人崇敬,死了使人哀痛。后以之为吊亡之词。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唐王勃《平台秘略赞.慎终》:“生荣死哀,身没名显。”宋文天祥《哭

  • 佐雍得尝

    《国语.周语下》:“佐雍者尝焉,佐斗者伤焉。”佐,助也。雍,韦昭注说是烹煎之官。斗,殴斗。帮助做餐,可尝到滋味;帮人斗殴,则难免受伤。这就是说,帮助做什么,就会受到某方面的好处或不利的影响。后因用为咏

  • 佩吕刀

    同“佩刀三公”。清归庄《述怀》之五:“有志投班笔,无缘佩吕刀。”

  • 诗圣

    诗中之圣,指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词语诗圣】   汉语大词典:诗圣

  • 饥方朔

    同“饥曼倩”。明徐渭《约观水阁往迟遂虚冯太常饭》诗:“何从一饱饥方朔,自买鱼虾入醉乡。”

  • 枕秘

    同“枕中术”。清 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盖唐人犹有六朝余习,故以《文选》为论衡枕秘。”【词语枕秘】   汉语大词典:枕秘

  • 侏儒

    源见“索米长安”。借指庸碌小人。清钱谦益《送郭中书赵督师袁公幕》诗:“丈夫九尺身,岂肯随侏儒。”【词语侏儒】   汉语大词典:侏儒

  • 宿草

    《礼记.檀弓上》:“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唐.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宿草是指隔年的草,古代坟墓上常生长草,如坟上有宿草,就说明

  • 团扇草书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又,《白氏六帖》

  • 邪魔怪道

    犹邪魔歪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见“邪魔外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