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坐拥百城”。喻指拥有大量的书籍。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贫富相耀,都鄙相惊,贵贱相形,愚智相倾,耗矣哉其穷也!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午之博极群书,富面百城,未不识一丁,挟一册而吟焉
源见“江淹梦笔”。喻才士文笔。文通,江淹字。元白朴《满江红.重阳后二日王彦文并利用秦山甫相过小饮》词:“想象曾来神女赋,伤心似失文通笔。”
同“金茎露”。唐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诗:“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溥。”【词语仙掌露】 汉语大词典:仙掌露
源见“绝妙好辞”。指优美的文辞。南朝 陈徐陵《与李那书》:“所睹黄绢之词,弥怀白云之颂。”唐皇甫冉《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诗:“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词语黄绢词】 汉语大词典:黄绢词
同“妆梅面”。宋刘克庄《汉宫春.三和》词:“舞殿歌台此际,各新涂妆额,别画宫眉。”
源见“韦编三绝”。借指《易》。唐杨炯《〈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亦泛指古籍。唐 周弘亮《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词语韦编】 汉语大词典:韦编
同“鱼游沸鼎”。清 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词语鱼游沸釜】 成语:鱼游沸釜汉语大词典:鱼游沸釜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后用以指宫室的基本结构形式。《隋书.炀帝纪上》:“夫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栋下宇,足避风露;高台广厦,岂曰适形。
源见“掩鼻计”。谓善用谗言挑拨离间。《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怨。”
源见“拔薤”。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敢于打击豪强的期望。宋苏轼《遗直坊》诗:“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