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

听到风吹声、鹤啼叫声都以为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公元383年,前秦苻坚亲率百万大军攻晋,在肥水一战大败。秦军不分昼夜狼狈逃跑。由于惊怕,听到风吹的声音,野鹤啼叫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追上来了。他们在草丛中奔逃,在露天中宿营,又饥又冻,死的人多达十分之七八。

【出典】:

晋书》卷79《谢玄传》2082页:“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102回:“如此接连数月,闹的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3回:“正在日日苦心研究这问题,忽然接到义和团的警报,风声鹤唳,全欧骚然。”


并列 听见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十分惊慌疑惧。语本《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人们望望昨夜传来炮声的远方,望望雾气腾腾的山峦,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唳,不读作lèi。△多用于描写惊惧方面。→草木皆兵风兵草甲 杯弓蛇影 ↔安神定魄。也作“鹤唳风声”。


【典源】 《晋书·苻坚载记》:“ (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qing)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融于是麾军却阵,欲因其济水,覆而取之。军遂奔退,制之不可止。融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王师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

【今译】 东晋时,前秦主苻坚率大军号称百万进攻东晋,遭到晋将谢石、谢玄、 刘牢之等阻击, 苻坚、 苻融等登城观望晋军,见到阵容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有些惧怕。两军对阵于肥水,谢玄等请苻融后退,等晋军渡河后双方决战,苻融答应,意图等晋军刚上岸便发动进攻,但前秦军一后退便止不住,苻融驰马略阵指挥,因马被挤倒而被杀,全军大乱。晋军大举掩杀,苻坚受伤单骑跑回淮北。听到风响鹤鸣,都以为是晋军追杀来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惊慌疑惧,自相惊扰。

【典形】 八公草木、草木成兵、草木风、风鹤、风鹤惊心、风声鹤唳、鹤唳兵、江淮草木、唳鹤、闻鹤唳、疑鹤唳、草木为兵、山头鹤唳、八公山下、风鹤惊。

【示例】

〔八公草木〕 清·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苻坚。”

〔草木成兵〕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江山看是堑,草木怕成兵。”

〔草木风〕 唐·村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风鹤〕 清·吴梅《翠楼吟·秦淮遇京华故人》:“湖山沦小劫,正风鹤长淮兵气。”

〔风鹤惊心〕 清·吴秉谦《过庐陵观战场有感》:“庐陵昔日建和门,风鹤惊心故垒存。”

〔风声鹤唳〕 宋·李刘《贺丞相明堂庆寿并册皇后启》:“风声鹤唳,不但平淮; 雪夜鹅鸣,更观擒蔡。”

〔鹤唳兵〕 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频惊鹤唳兵。”

〔江淮草木〕 金·元好问 《水龙吟》:“江淮草木,中原狐兔 先声自远。”

〔唳鹤〕 清·张景祁《秋霁·基隆秋感》:“乍闻唳鹤,健儿罢唱从军乐。”

〔闻鹤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

〔疑鹤唳〕 唐·刘禹锡《赠澧州高大夫》:“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


【词语风声鹤唳】  成语:风声鹤唳汉语词典:风声鹤唳

猜你喜欢

  • 负石之死

    《庄子.让王》载:商汤伐夏桀,克之,欲以王位让给务光。“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乃负石而自沉于庐水。”后以“负石之死”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决心。《晋书.

  • 曹吴笔意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园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

  •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理:道理,义理。 意谓世上万事万物,其存在、发展、消亡,都是有理可循的。语出宋.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清

  • 石心

    同“石心木肠”。清 徐芳《冬日宿净土岩》诗:“朝来石室开,暮来石室闭。中有石心人,自寒不由岁。”【词语石心】   汉语大词典:石心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軏:古代车辕与横木连接的关键。车无輗、軏,怎能行走呢?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因以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明吴承恩《

  • 永丰

    同“永丰柳”。陈世宜《秋柳和渔洋》诗之三:“闻道空园在南角,永丰移植愿多违。”【词语永丰】   汉语大词典:永丰

  • 捧弓号

    源见“乘龙出鼎湖”。哀悼帝王去世。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诗:“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 卞和泣

    同“卞和泣玉”。元何失《感兴》诗之一:“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 狂歌

    源见“接舆歌凤”。表示傲世嫉俗。唐孟郊《答卢仝》诗:“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凰。”【词语狂歌】   汉语大词典:狂歌

  • 恶籍盈指

    犹恶贯满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见“恶贯满盈”。《聊斋志异·龙飞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