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风马牛

风马牛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公元前656年),齐侯(指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指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泛指极北方),寡人处南海(泛指极南方),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军溃败,他又去攻打楚国。楚子派人对齐桓公说:“你在北海,我在南海,真和放牧马和牛,牝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素不相干,今日悍然犯境,究竟是何道理。”

后以“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宋.陆游《天气作雪戏作》诗:“八十又过二,与人风马牛。”


见“风马牛不相及”。宋·陆游《剑南诗稿·八·春愁》:“醉自醉倒愁自愁,愁与酒如~。”


【典源】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何故?’”晋·杜预注:“楚界犹未至南海,因齐处北海,遂称所近。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唐·孔颖达疏:“服虔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尚书称马牛其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今译】 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之兵攻打蔡国,蔡兵溃败,又伐楚。楚君派使者去向齐师说:“君处在北海,我们处在南海,相隔之远,就像马与牛牝牡不相引诱交配一样,不知君来到我们这里,究竟为了什么?”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全不相干; 也形容相处遥远。

【典形】 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君处北海、马牛风、南北马牛、牛马风、付之风马牛、南海北海、北海南海。

【示例】

〔风马牛〕 宋·陆游《舟中大醉偶赋长句》:“过江何敢号高流,偶与俗人风马牛。”

〔风马牛不相及〕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

〔君处北海〕 宋·方岳《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然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胡涉吾疆?”

〔马牛风〕 宋·苏轼《次韵孙巨源》之一:“南岳诸刘岂易逢,相望无复马牛风。”

〔南北马牛〕 宋·范成大《有叹》之一:“春兰秋菊殊调,南北马牛异方。”

〔牛马风〕 明·汤显祖《牡丹亭》:“你岭南,我蜀中,牛马风遥,甚处里丝萝共?”


【词语风马牛】  成语:风马牛汉语词典:风马牛

猜你喜欢

  • 时不我与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后因以“时不我与”谓时间不等待人,错过时机,追悔莫及。三国 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免,时不我与。”主谓 我与,即与我。再没有时间给我了。语出三国魏·嵇康《幽

  • 郁陶思君

    郁陶:思念貌。 非常想念您。 向对方表示思念的殷切。语出《孟子.万章上》:“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三国.魏文帝《燕

  • 邻父之疑

    《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见戮,薄者见疑。”韩非举此例意在说明“非知之难,处知难

  • 三仁

    指殷末的三个大臣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何晏《集解》:“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汉代扬雄《解嘲》:“昔三

  • 孚号

    《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于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因以“孚号”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宋曾巩《侍中制》:

  • 君是伯休非

    源见“韩康卖药”。非,相当于“否”。谓欲逃名而不能。宋陆游《老境》诗:“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

  • 猪龙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唐玄宗)尝与安禄山夜燕(宴),禄山醉卧,化为一豬而龙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猪龙,无能为。’终不杀,卒乱中国。”唐朝安禄山在酒醉后化为猪身龙头。后因以指代安禄山之典。

  • 明并日月

    《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后以“明并日月”谓光明灿烂与日月同辉。多以称誉帝王英明。晋刘琨《劝进表》:“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

  • 不留一字

    修改文章,底稿不剩一字,形容推敲的精深。宋代陈善《扪虱新话.文贵精工》:“世传欧阳公平昔为文,每草就纸上净讫,即黏挂斋壁,卧兴看之,屡思屡改,至有终篇不留一字者,盖其精如此。”欧阳公:指欧阳修。

  • 蒲柳质

    同“蒲质”。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怪我先衰蒲柳质,向生年、那得常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