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郤诜丹桂”。借指科第、功名。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源见“月桂”。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词语桂枝】 汉语大词典:桂枝
源见“黄河千年一清”。又《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后以“观者如堵”形容观看人数众多。《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卫玠)姿容,观者如堵。”主谓 堵,墙壁。观看的人如围墙一样,形容观看的人众多。语
同“树犹如此”。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雄心敢比桓宣武,树下攀条泪亦垂。”
同“休牛归马”。晋潘岳《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征名于桃园。”唐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词语休牛】 汉语大词典:休牛
长者:年长的人。折枝:折取树枝。 替老年人折取树枝。 原形容轻而易举之事。后也表示为老年人服务。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明.谭元春《奏记蔡清
《史记.平准书》:“地用莫如马。”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易》云:‘行地莫如马也?”。“地用莫如马”,意思是说在地上行走没有比乘马再快捷的了。后用为咏马之典。唐.杜甫《遣兴五首》其二:“地用莫如马
比喻应付自如。茅盾 《子夜》 第十七: “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参见:○庖丁解牛主谓 游刃,运转刀锋;余,余地。原指解剖牛时,在骨节间下刀,大有回旋的余地。语本《庄子·养生主》:“
同“五柳先生”。宋黄庭坚《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之五:“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见“厉兵秣马”。《旧唐书·刘仁轨传》:“宜~,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