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

《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据《维摩经》注释说:“香象,青香象也,身出香风。”)。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又据宋释道原所著《景德传灯录》说,同在佛所闻说一味之法,然所证有浅深。譬如兔马象三兽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

“香象渡河”原是佛教用语,用以比喻悟道精深。后借以比喻美好的诗文写得精辟透彻。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二七:“李杜(指李白、杜甫)数公,如金鳷擘海(《诗人玉屑》“鳷作“翅”,擘,音bó,分开。金鳷擘海比喻笔力雄健),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指孟郊、贾岛),直虫(《诗人玉屑》引作蛩)吟草间耳。”


主谓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深刻。语本《优婆塞戒经》卷1:“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也用以形容诗文精辟深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8:“严沧浪借禅喻诗,所谓羚羊挂角,~,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多用于佛教方面。→金翅擘海。也作“渡河香象”、“香象绝流”。


【词语香象渡河】  成语:香象渡河汉语词典:香象渡河

猜你喜欢

  • 蓬蒿满中园

    源见“仲蔚蓬蒿”。指贫士家园。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左思咏史》:“顾念张仲蔚,蓬蒿满中园。”

  • 致师

    挑战。《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郑玄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杜预注:“单车挑战。”御:任为主

  • 黄耳犬

    源见“黄耳传书”。喻指信使。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诗:“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管子·白心》:“~,极之徒仄,满之徒亏。”

  • 玄圃

    同“悬圃”。宋曹勋《点绛唇》词:“山头雨,散成清露。玛瑙生玄圃。”宋 王之理《洞仙歌.范丞相夫人生日》词:“玉楼玄圃,旧是神仙伴。”【词语玄圃】   汉语大词典:玄圃

  • 封侯相

    源见“封侯万里”。谓生有封侯相貌。宋刘克庄《命拙》诗:“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 桑杨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后因以“桑杨”代指为颂德祝寿的诗赋。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偶值高门挂弧矢,且赓《小雅》赋桑杨。”【词语桑杨

  • 步障

    古代贵显者出行,于道旁设幕布遮蔽风寒尘土或禁人窥视,长者达数十里,称“步障”。《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沃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 援琴之挑

    参见“相如求凰”。

  • 骑虎之势

    见“骑虎难下”。元·无名氏《连环计》4折:“俺吕布兄弟将董卓打上一拳,已做~,不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