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

革,皮革。用马革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决心。语出东汉名将马援之口。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以伏波将军受命率军南下,平定交阯叛乱。二十年,得胜班师还朝。他的朋友孟冀前来祝贺。马援激昂慷慨地对他说,男儿自当战死在边疆,用马皮裹尸归葬,怎能躺在床上死在自己的儿女身边呢?后来,在镇压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在军中,实现了他的“以马革裹尸还葬”的志愿。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41页《马援传》:“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例句】: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敢学班超苦儿女。”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51回:“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明·张岱《五异人传》:“清师入越,燕客遂以死殉。临刑语仆从曰:‘我死,弃我于钱塘江,恨不能裹尸马革,乃得裹鸱夷皮足矣。’” 梁启超:《侠情记传奇》第一出:“这些慷慨义烈的英雄,他原以流血救民自命,就是马革裹尸也不能算作不幸。”


主谓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英勇作战、死于战场的气概。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明珠喝道:犟! ……真到那一天,养马都没门,~吧。”△褒义。用于描写军人无畏的气概。→捐躯疆场 蹈节死义 ↔苟且偷生。也作“马革盛尸”、“裹尸马革”。


【典源】 《东观汉记·马援》:“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后汉书·马援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南方,立有大功,归来后有朋友祝贺他。马援说:“目前匈奴、乌桓仍在北方侵扰,我正准备向皇帝请求去攻打他们。男子汉应当死在边疆旷野,用马皮裹尸首回来葬埋,怎能卧床上死在儿女跟前呢?”朋友说:“作为英雄壮士,的确应该如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决心为国战死疆场。

【典形】 包马革、革誓裹尸、裹革、裹尸、裹尸马革、裹尸入、马革、马革裹尸、马革裹战场、甘同马革、马革谁包、裹全尸、裹尸还。

【示例】

〔包马革〕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革誓裹尸〕 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铜留铸柱,革誓裹尸。男儿自立边功,壮士犹羞病死。”

〔裹革〕 明·皇甫汸《从军行寄赠杨用修》:“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裹尸〕 明·袁宏道《伏波将军避暑石室》:“行尽跕鸢水上头,裹尸方始得心休。”

〔裹尸马革〕 明·张家玉《军中夜感》:“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裹尸入〕 南朝梁·何逊《见证人分别》:“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马革〕 清·孙暘《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才特疏荐余》:“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

〔马革裹尸〕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词语马革裹尸】  成语:马革裹尸汉语词典:马革裹尸

猜你喜欢

  • 天书

    旧时伪托从天上降下来的书。《宋史.真宗本记》:“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守门卒涂荣告有司以闻。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词语天书】   汉语大词典:天书

  • 风雷之变

    源见“复风之报”。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下》:“夏四月,京师地震。癸巳,司空陈褒以灾异免。于是犹有风雷之变,有司复以追咎三公。”偏正 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语本《尚书·金滕》:周武

  • 相如完璧

    源见“完璧归赵”。借指完成使命。明周履靖《锦笺记.初晤》:“小姐不要忙,管效相如完璧早旋。”

  • 手画军图

    手画军图:在地面上画出战场地形图。西汉大司马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中郎将。他俩各率本部人马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北方的乌桓(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在今河北、辽宁一带)。战事结束,部队返

  •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薄:语首助词。猃狁: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太原:在今甘肃省固原县。 讨伐猃狁,把他们驱赶到太原。语出《诗.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汉.史岑《出师颂》:“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人歌之,犹叹其

  • 买骏骨

    源见“千金市骨”。比喻求贤若渴。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词语买骏骨】   汉语大词典:买骏骨

  • 大耳儿

    《后汉书.吕布传》:“〔曹操〕乃命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颔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刘备耳朵大,据说低头能看见自己的耳朵,因以“大耳儿”称刘备。后用以为典

  • 伍员鞭尸

    指伍员为报被无辜冤枉杀死的父兄之仇,帮助吴兵攻进楚国都城郢(yǐng影,今湖北江陵县北),掘墓鞭打已死的楚平王尸体。后以此典比喻报仇雪恨。伍员(?——前484年),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

  • 迎代邸

    《汉书.文帝纪》:“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仆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汉文

  • 闻虎啸

    源见“虎溪相送”。喻与僧人相别。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诗:“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