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骑鹤上扬州

骑鹤上扬州

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有人)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后以“骑鹤上扬州”或“扬州鹤”。比喻不可能实现的妄想,也用指虚无飘渺之事,或指称遨游。

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刘过《龙洲词.沁园春.送人赴营道宰》:“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述宾 比喻妄想一举三得。语出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贬义。多用于表示贪婪欲望方面。


【典源】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今译】 有几个人在一起,各谈自己的愿望,有的想到繁华的扬州当刺史,有的希望大大发财,还有的愿意骑鹤升天。后来一人说:“我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释义】 后以此典指升官、发财等愿望; 或指希图实现的梦想。

【典形】 缠腰骑鹤、跨鹤缠腰、骑鹤上扬州、骑鹤兴、骑鹤扬州、骑鹤腰缠、十万缠腰、扬州鹤、腰缠鹤、腰缠十万、腰金骑鹤、腰钱跨鹤、鹤背入维扬、扬州控鹤仙、十万夸腰缠、腰缠跨鹤、腰缠万贯、腰钱骑鹤、骑扬州鹤、骑鹤仙、扬州鹤背飘。

【示例】

〔缠腰骑鹤〕 宋·郑觉斋《扬州慢·琼花》:“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

〔跨鹤缠腰〕清·杨潮观《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扬州游客,跨鹤缠腰。”

〔骑鹤上扬州〕 元·耶律楚材《感事》之一:“未得呜珂游帝阙,何能骑鹤上扬州?”

〔骑鹤兴〕 宋·陈师道《送泽之过维扬》:“顾我老无骑鹤兴,羡君行及看花天。”

〔骑鹤腰缠〕 清·周士彬《扬州》:“骑鹤腰缠争艳羡,无人解道董江都。”

〔十万缠腰〕 元·狄君厚《夜行船·扬州忆旧》:“有一日旧迹重寻,兰舟再买,吴姬还约,安排着十万缠腰。”

〔扬州鹤〕 宋·方岳《水调歌头·九月多景楼》:“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

〔腰缠鹤〕清·钱谦益《通州张太公寿宴诗》:“人世腰缠鹤,天恩杖祝鸠。”

〔腰缠十万〕 元·乔吉《山坡羊·寓兴》:“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

〔腰金骑鹤〕 金·元好问《示崔雷诗社诸人》:“卖剑买牛真得计,腰金骑鹤恐非才。”

〔腰钱跨鹤〕 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圮下先我鞭。”


【词语骑鹤上扬州】  成语:骑鹤上扬州汉语词典:骑鹤上扬州

猜你喜欢

  • 南纪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 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南朝 梁江淹《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

  • 管蠡

    同“管窥之见”。《隐居通议.骈俪二》引宋 欧圣弼文:“道在五经,固昭华于轨范;书籍六典,敢妄肆于管蠡。”【词语管蠡】   汉语大词典:管蠡

  • 落帽登高

    源见“孟嘉落帽”。指九日登高游宴,欢乐潇洒。清曹贞吉《蝶恋花.读六一集十二月鼓子词》之九:“九月凉风蘋末起,落帽登高,一壳双螯美。”

  • 肉袒面缚

    肉袒(tǎn坦):脱去上衣,露出肉体。 面缚(fù富):把手捆绑在背后,面向前。 此典指周武王伐纣灭殷,微子投降请罪。后以此典作为亡国君主投降请罪的一种仪式。微子,本名启。《史记》写名作“开”,以避汉

  • 白鹿坡元戎将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桓温传》:晋桓温北征关中,前秦国君苻健“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愁思塠以距温,遂大战。(苻)生亲自陷阵,杀温将应诞、刘泓,死伤千数。温军力战,生众乃散。(苻)雄又与将军桓冲(温

  • 丧家之犬

    同“丧家之狗”。《金瓶梅词话》四七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冰心《老舍和孩子们》:“舒伯伯给我的信里说,他在纽约,就像一条丧家之犬。”见“丧家之狗”。琼瑶《船》:“他们两人默默相对,彼此

  • 北窗眠

    同“北窗高卧”。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诗:“月落尚留东阁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 潢池弄兵

    汉.班固《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意言海滨人民被迫为盗,犹如幼儿盗窃兵器,戏弄于池塘之畔,成不了什么气候。后因以“潢

  •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二五回载:三国时刘备部将关羽身陷曹操营,封侯赐爵,宴请赠金,恩礼非常,但关羽仍心怀故主。后挂印封金,回到刘备身边。后多以“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刘波泳《秦川儿女》一部二章

  • 嵇康锻

    《晋书.嵇康传》载:嵇康,字叔夜,曾拜中散大夫。因对把持政权的司马氏集团不满,栖居山阳。“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好友吕安、向秀多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