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公笏

魏公笏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后因以“魏公笏”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典源】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唐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征,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旧唐书·魏謩传》、《新唐书·魏謩传》亦载。

【今译】 唐代魏謩的五代祖魏征 (封文贞公),是唐太宗时的名相。唐文宗对宰相说:“太宗得到魏征,补拾政事缺漏,辅佐圣政。现在我得到魏謩,也很接近,一定会极力劝谏。虽然不敢企望达到贞观之治,尽可能做到无过失。现授予魏謩右补阙。”又问謩曰:“你家中还有什么遗留的图书?”魏答:“家中图书已无,只有文贞公的笏还在。”文宗让他取来。郑覃在旁说:“在人不在笏。”文宗说:“你不明白,这是仿照古代思念召伯在甘棠树下治事的意思,不是要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家世荣显。

【典形】 传家笏、存家芴、魏公笏。

【示例】

〔传家笏〕 清·丘逢甲 《寄怀瑞凤纶》之一:“魏謩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存家笏〕 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三:“存家笏是先朝赐,誓墓文应后世传。”

〔魏公笏〕 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猜你喜欢

  • 础润

    同“润础”。南朝 宋谢庄《喜雨诗》:“燕起知风舞,础润识云流。”

  • 君房痴

    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司徒霸(侯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瘥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

  • 覆水再收

    源见“覆水难收”。喻离异夫妻欲重圆。唐 周昙《子牙妻》诗:“岁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 庄生栩栩

    同“庄周蝶”。栩栩,形容蝶飞。清梁清标《雨中花第四体.听雨》词:“百尺楼中香一缕,梦乍醒,庄生栩栩。”

  • 谢山携妓

    源见“东山携妓”。指游山玩水,逍遥倜傥。宋朱敦儒《桂枝香.南都病起》词:“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 诩室

    源见“蒋生径”。指隐士居室。宋 陈人杰《沁园春》词:“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

  • 西第

    源见“西第颂”。称武将的别墅。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诗:“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下泽车

    《后汉书.马援传》:“(援)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唐.李贤注:“《周礼》曰:‘车人为车

  • 地崩山摧

    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即杜宇,号望帝)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迎之。到梓潼,见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压

  • 触鳞

    同“犯鳞”。《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明王世贞《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词语触鳞】   汉语大词典:触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