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舒襆被

魏舒襆被

晋书.魏舒传》:“〔魏舒〕年四十……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后因以“魏舒襆被”谓官吏主动去职,不恋禄位,品德高尚。襆被,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金元好问《京居辛卯八月六日作》诗:“平子归田元有约,魏舒襆被恐无期。”


【典源】《晋书·魏舒传》:“ (魏舒)年四十余,……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今译】 晋代魏舒四十多岁时才求取功名。他刻苦攻读,自己规定一百天研习一部经书,因而对策入仕。先后任渑池长、浚仪令,又入京为尚书郎。当时朝廷正准备裁汰郎官。魏舒说:“我就是要裁撤的人。”然后裹起衣被便离去了。同僚中那些素无高论的人无不羞愧,人们很称许他。

【释义】 后用此典指操行清高,不恋禄位。

【典形】 襆被、魏舒襆被。

【示例】

〔襆被〕 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隄书事》:“东都寄食似浮云,襆被真成一宿宾。”

〔魏舒襆被〕金·元好问《京居辛卯八月六日作》:“平子归田元有约,魏舒襆被恐无期。”


猜你喜欢

  • 鹤吊

    源见“吊鹤”。称吊丧。南唐陈致雍《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天不憗遗,人怀永伤。空怀鹤吊之风,莫问凫飞之路。”【词语鹤吊】   汉语大词典:鹤吊

  • 标枝野鹿

    《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

  • 享帚

    同“敝帚自珍”。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已刻未刻书目》:“中有已刻问世者,有尚未能付梓者。自怜享帚之愚,难免覆瓿之诮。”【词语享帚】   汉语大词典:享帚

  • 禽鱼有化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庄子在文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创作了北冥之鱼化而

  • 凭河暴虎

    同“暴虎冯河”。《群音类选.〈蟠桃记.洞宾问答〉》:“谩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见“暴虎冯河”。【词语凭河暴虎】  成语:凭河暴虎

  • 帝羓

    《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耶律)德光闻河北军乱,……十六日,次于栾城县杀胡林之侧,时德光已得寒热疾数日矣,命胡人赍酒脯,祷于得疾之地。十八日晡时(晡,音bū。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有大星落于

  • 方壶

    同“方丈”。汉班固《西都赋》:“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中央。”清金农《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诗之二:“方壶岛客渺难逢,一饼凄凉话故宫。”【词语方壶】   汉语大词典:方壶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

  • 雷破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魏晋时人)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魏晋时的夏侯太初在大雨天倚着柱子写字,霹雷将他所倚的柱子击坏;他的衣服也被烧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其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对撤退中的敌人不要袭击,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赶。 指在特定条件下要防止敌人作拼死抵抗而使自己吃亏。语出《孙子.军争》:“归师勿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