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恭壁书

鲁恭壁书

鲁恭:西汉鲁恭王刘余。壁书:在墙壁里发现古代书籍。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在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淮阳(今河南淮阳县)王。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在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刘余改任鲁(今山东曲阜县)王。刘余喜欢建造宫殿和风景园林,喜欢豢养骏马名犬,晚年喜爱音乐,不善辞令。为人口吃,说话含混不清。当年在建造宫殿时,要拆掉孔子旧宅去扩建王宫。在拆墙时,意外发现了孔氏先人为躲避秦朝焚书的灾祸而藏入墙内的古文经传著作,其中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几十篇,都是用古文字写的。另外,鲁恭王在拆毁孔宅时听到音乐演奏声,感到害怕,就停止了拆毁。后以“鲁壁”或“孔壁”为咏古代典籍以及有关史事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鲁恭王刘余传》2413、2414页:“鲁恭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淮阳王。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鲁。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为人口吃难言。”“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qìng庆,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或铜制成)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汉书》卷30《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恭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

【例句】:

唐·宋之问《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唐·李隆基《春晚宴两相诗序》:“纂鲁壁之文章,缀秦坑之煨烬。” 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唐·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孔壁采遗篆,周韦考艳编。” 宋·刘筠《劝石集贤饮》:“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元·柳贯《尊经堂》:“济南耄言出,孔壁发神秘。”元·王逢《和张员外》:“衣冠并入梁园宴,简册潜回孔壁光。” 明·李东阳《送孔公璜三代学录》:“虞廷礼乐新笾豆,鲁壁弦歌旧典坟。” 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 清·吴伟业《物幻诗·芦笔》:“扫来鲁壁枯难用,焚就秦灰煮不成。” 清·顾炎武《元旦陵下作》:“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清·施闰章《顾宁人关中书至》:“书曾搜鲁壁,诗已变秦声。” 清·王夫之《答黄度长》:“传经鲁壁闻丝竹,述酒紫桑访秫粳。”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287首:“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猜你喜欢

  • 冰聘

    源见“冰人”。谓定亲。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归宁之日,始觉为妇所卖,讼之公。公询之,俱未冰聘,因判合焉。”【词语冰聘】   汉语大词典:冰聘

  • 张眉

    同“张敞画眉”。宋林季仲《倾杯乐》词:“张眉竞巧,赵瑟新成,整顿戏衫歌扇。”【词语张眉】   汉语大词典:张眉

  • 同生共死

    一起生,一起死。形容情谊深厚。亦作“同生同死”。是隋文帝杨坚回顾他与郑译的友谊时所说。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女为北周宣帝皇后。宣帝死后,杨坚遂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总揽军

  • 琴署

    同“琴堂”。宋范仲淹《与睢阳戚寺丞》:“自至琴署,谅敦清适。”

  • 昧谷

    传说中太阳西下的地方。《书.尧曲》:“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孔安国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词语昧谷】   汉语大词典:昧谷

  • 报韩仇

    源见“博浪飞椎”。指张良抗暴复仇、忠贞报国事。清 沈绍姬《咏古》:“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 舌在何忧

    源见“张仪舌”。喻虽受挫折,但本领还在,不愁建功立业。宋廖行之《减字木兰花.送别》词:“舌在何忧,莫作人间儿女愁。”

  • 牛衣泣

    牛衣:用草、麻等物编织成为牛御寒之物。王章(?-前24年)字仲卿,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西南)人。年轻时任文学官(郡及王国的教官),不久升任谏大夫(掌论议的官),在朝廷以敢于直言谏诤而著名。当初,王章在

  • 不作茧

    唐.张鷟《朝野佥载》六:“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裈为戏,捋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蚕老作茧方成蛹。文武皇帝微时,常开王显的玩笑,

  • 不脂户

    比喻说话少的人。《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高诱注:“言其不多鸣,故不脂之喻无声也。一说,不脂之户难开闭,亦喻人少言语也。”【词语不脂户】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