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鲇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后因以“鲇鱼上竹竿”比喻仕进艰难。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七:“寸寸鲇鱼上竹竿,生平一第最艰难。”


主谓 鲇鱼体表粘滑,难以向上爬行。比喻上进困难。宋·欧阳修《归田录》:“梅圣俞以诗知名……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何异~耶?’”△贬义。用于描写欲求进取但很困难。也作“鲇鱼上竹”、“鲇鱼上竿”。


【典源】 宋·欧阳修《归田录》 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今译】 宋代梅尧臣 (字圣俞) 工于诗作,很有名气,然而三十年中始终不得在馆阁中供职,直到晚年才参与修纂《唐书》,书成后未及上奏就死去了,士大夫无不为之叹惜。当初奉诏修纂《唐书》 时,梅尧臣曾对妻子刁氏说:“我去修纂《唐书》得心应手,真可说是猢狲进入布袋里了。”刁氏说:“你在仕途上,又与鲇鱼爬竹竿有什么区别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仕进之难。

【典形】 鲇鱼缘竹竿、上竿鲇、上竿鱼、上鱼竿、上竹鲇、鱼上竿、上竿头。

【示例】

〔鲇鱼缘竹竿〕 宋·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上竿鲇〕 清·王夫之 《广遣兴》:“自是聪明途已尽,飞鱼空笑上竿鲇。”

〔上竿鱼〕 宋·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上鱼竿〕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殿》之八:“朝士空怜衔鼠穴,山妻应笑上鱼竿。”

〔上竹鲇〕 宋·文珦《堪叹》:“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鲇。”

〔鱼上竿〕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词语鲇鱼上竹竿】  成语:鲇鱼上竹竿汉语词典:鲇鱼上竹竿

猜你喜欢

  • 鲲海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广阔高远的自由天地。唐罗邺《献池州庾员外》诗:“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词语鲲海】   汉语大词典:鲲海

  • 相马九方皋

    源见“方皋相马”。借指善于辨别真才的有识之士。宋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四:“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典源】《列子·说符》:“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处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

  • 一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元陈孚《交趾少保国相丁公以诗饯行因次韵》:“一雨随车洗瘴烟,大鹏还击水三千。”

  • 敲缺唾壶

    同“唾壶击缺”。明练高《送赵将军》诗:“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陇头吟。”【词语敲缺唾壶】   汉语大词典:敲缺唾壶

  • 勒功比宪

    同“勒铭燕然”。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 女娲炼五色

    同“女娲补天”。元朱德润《石氏瞻山图》诗:“女娲炼五色,大磈补不牢。”

  • 羹污朝衣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又“宽尝行,有人

  • 衣同莱子

    源见“老莱娱亲”。穿着同莱子一样的小儿五彩衣。表示尽心孝养父母。唐罗隐《寄池州郑员外》诗:“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 庶几

    源见“殆庶”。借指贤才。《三国志.张承传》:“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今此州户万有余,岂无庶几者邪?”【词语庶几】   汉语大词典:庶几

  • 曲生风味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忽有一人叩门,自称曲秀才。语未毕,有一美措傲睨直入,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