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哭穷途”。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诗:“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词语泣途穷】 汉语大词典:泣途穷
彗(huì惠):扫帚。此典指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礼待邹衍。后以此典比喻国君礼贤下士。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五德终始”,
指刘邦在家乡对起义之民众说:如果选择领导将官不当,就会一旦失败,肝脑涂地,不好挽救。后以此典比喻失败惨重,不可收拾。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曾任泗水亭(今江苏沛县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南朝 梁沈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词语舟壑】 汉语大词典:舟壑
同“王氏船”。宋梅尧臣《历阳过杜挺之》诗:“人说维摩居士病,我同王子雪舟来。”
源见“洛神”。形容仙女、女子体态轻盈,行步飘逸。宋黄庭坚《两同心》词:“隐隐似、朝雨行云,弓弓样、罗袜生尘。”
同“阳台云雨”。唐白居易《长相思》词之一:“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源见“馀光”。谓分享荣光或请求帮助。馀烈,即馀光。唐高適《宋中别李八》诗:“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犹“粉身碎骨”。糜:碎。战国燕.麴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见“粉身碎骨”。战国·麹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明 唐寅《忆秦娥.王守谷寿词》:“春台玉烛,霁月光风,翘首堪长啸。”参见“光风霁月”。见“光风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