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划策。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恨不后车从,参与前箸筹。”【词语前箸筹】 汉语大词典:前箸筹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及(文帝)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三国魏太傅钟繇为著名书法家。因其曾为太尉,故后以“钟太尉”为称誉人善长书法之典
同“尊开北海”。宋赵师侠《醉蓬莱.重明节丙辰长汝》词:“寿祝南山,尊倾北海,臣邻欢醉。”
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李轨注:“金宝其口,木质其舌,传言如此,则是仲尼常在矣。”汪荣宝义疏:“使诸儒金口而木舌者
《汉书.金日磾传赞》:“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汉朝外族人金日磾(音mìdī),在汉武帝朝历任高官要职,他很会处事,能得到
《论语.先进》:“(曾晳)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冠者,成年人,男子二十而束发加冠。舞雩,古代求雨的祭坛。点,曾晳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后以“沉思翰藻”谓文章思想深刻,辞采华美。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日奏万言,自裒四集,以沉思翰藻为本事,别说经作史为殊料,是公文章
源见“黄粱梦”。谓仙人点化。明高启《送吕志学秀才入道》诗:“客窗炊黍回新梦,仙圃偷桃记昔缘。”
源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模仿他人,无所成就。明阮大铖《燕子笺.刺奸》:“仗三尺龙泉,扫降腥垢。肯做画虎无成,反落他人后。”【词语画虎无成】 汉语大词典:画虎无成
比喻破坏无余。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说国风》: “昔顾亭林《日知录》著世风一篇,叙历朝风俗变迁升降之迹,而叹息于春秋之美风,至战国而扫地以尽。” 参见:○扫地尽矣述补 比喻摧毁、破坏净尽或脸面风光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