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鹓?腐鼠

鹓?腐鼠

庄子.秋水》:“惠子(即惠施,宋国人,战国时著名思想家,他是庄子的朋友)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此指国都,都城)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竹食,一说指精美之食)不食,非醴泉(甘美的水)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趋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斥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同雏。

鹓?,是鸾凤一类的大鸟,这里庄子用以自比;鸱,是鹞子,庄子用以比惠子。庄子志趣清高,本无做官当政的欲望;惠施轻信蜚语流言,竟生了疑忌之心,怕庄子夺去他的官职。故庄子以腐鼠鹤?为喻,讽刺挖苦惠施的错度。

后以“腐鼠”比喻庸俗的人所珍视的贱物,常指官职、名位。“鸱将腐鼠吓鹓?”则用以讽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为保私利而猜忌排斥别人的行为。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猜你喜欢

  • 随蓝

    源见“青出于蓝”。指从师学习。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二:“随蓝改质,实藉招携;题竹书名,良资教授。”【词语随蓝】   汉语大词典:随蓝

  • 一鳞一爪

    也作“一鳞半爪”。清代王士禛论诗重神韵,贵含蓄,以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见清代赵执信《谈龙录》。后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见“一鳞半爪”。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批评

  • 齐大非偶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耦,同“偶”。后遂以“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的门第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南朝 梁沈约《奏弹王

  • 纱巾酒

    源见“酒漉纱巾”。以纱巾漉酒取饮。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元耶律楚材《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自己有能力,有时却去向无能力的人请教;自己知识丰富,有时却去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 意谓虚心向别人学习。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

  • 东劳西燕

    源见“伯劳飞燕”。喻离别。亦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四回:“这人莫不是也要搭西伯利亚铁路去游学,和我们恰做个东劳西燕么?”并列 劳,伯劳,鸟名。比喻亲朋分离于两地。语本《乐府诗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秀:特出。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丹砂井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后遂以“丹砂井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表示虽不居官,仍然关心朝政。《中国现在记》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挂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思想。”见“身在江海,心驰魏阙”。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1

  • 傅岩野

    源见“拔才岩穴”。指贤士栖隐之地。宋陆游《杂感》诗之一:“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