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鹿死谁手

鹿死谁手

鹿:指所要猎获的对象,用来比喻政权。比喻不知谁会得天下。石勒(274-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族。幼时贫困,行贩洛阳,又为人力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府掠卖到山东为奴,后投奔刘渊,势力逐渐扩大,319年自称赵王,建政权,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灭前赵,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石勒为人豪爽,一次他摆宴款待高句丽(今朝鲜)的使者,席间问大臣徐光:“从古到今,我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啊?”徐光答道:“您英武又有计谋,超过汉高祖刘邦,更超过魏朝的始祖曹操,自从三王以来没有谁能比上你。大概仅次于古时黄帝吧。”石勒笑着说:“人岂能无自知之明,你夸奖我也太过分了。如果遇到高祖刘邦,我将臣服于他,和韩信、彭越一起效力争先。假如遇到汉光武帝刘秀,我就要和他较量较量,还不知道鹿死在谁的手里呢?”

【出典】:

晋书》卷105《石勒载记》2749页:“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联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例句】:

金·赵秉文《答麻知几书》:“如使足下一第后,试制策,试宏词,当与钦叔并驰争先,未知鹿死谁手,岂可成败论士哉?” 元·金仁杰《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折:“目今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不知久后鹿死谁手。” 清·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四篇》:“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主谓 比喻政权归谁所有。也比喻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魏巍《地球的红飘带》:“这次各路人马,齐集大渡河,恐怕都要显显神通,还说不定~呢!”△古代多用于说明政权的更迭,现多用于写胜利归属。


【词语鹿死谁手】  成语:鹿死谁手汉语词典:鹿死谁手

猜你喜欢

  • 宓贱弹琴

    同“宓子弹琴”。唐李瀚《蒙求》:“巫马戴星,宓贱弹琴。”【词语宓贱弹琴】   汉语大词典:宓贱弹琴

  • 陈恒弑君

    《春秋.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齐简公)于舒州。”按,齐君无道,大臣陈恒出于被迫将其弑除,因此《春秋》只书“齐人”;但《左传》则书“齐陈恒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清孔尚任《桃

  • 寒具污

    同“寒具触”。清钱谦益《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收藏岂乏牙签插,爱惜宁将寒具污。”

  • 激扬

    同“激浊扬清”。《晋书.康帝纪论》:“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语激扬】   汉语大词典:激扬

  • 燔书坑儒

    同“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即秦始皇)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见“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自任私智。”【

  • 桃棘

    同“桃弧棘矢”。清高旭《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写与人间都不识,那堪桃棘涕滂沱。”【词语桃棘】   汉语大词典:桃棘

  • 杯棬

    同“杯圈”。《明史.孝靖王太后传》:“朕昔在青宫,莫亲温凊,今居禁闼,徒痛杯棬。”【词语杯棬】   汉语大词典:杯棬

  • 祸母

    祸害的根源。汉代焦延寿《易林》:“杜口结舌,言为祸母。”又佛教故事记有异兽名祸母,人买之致祸。见《法苑珠林》。后又常用以比喻买女色而致祸。【词语祸母】   汉语大词典:祸母

  • 更化

    改旧更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汉书.董仲舒传》:“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 待兔逢株

    同“待兔”。宋张耒《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诗:“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