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敝帚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也非常珍视和爱惜。宋陆游《初夏幽居》诗:“寒龟不食犹能寿,敝帚何施亦自珍。”吴伯箫《一架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主谓 扫帚虽坏,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朋友的思念。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诗之一:“停车欲作相寻梦,睡眼揩时泪已吞。”
同“铤而走险”。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四:“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词语铤走】 汉语大词典:铤走
源见“牍背千金”。谓蒙冤系狱,受制于小人。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之二:“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源见“文君沽酒”。指卖酒,当酒保。宋晏幾道《题司马长卿画像》诗:“犊鼻生涯一酒垆,当年嗤笑欲何如?”
源见“乘鸾”。借指公主所居之处。唐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诗:“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源见“陶令宅”。又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后因以“陶庐”指田园隐居之所。唐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陶庐闻自爱,颜巷陋谁知?”
源见“二疏还乡”。泛指归隐送行处。东都,指东都门,为西汉疏广、疏受辞官归隐时,亲朋故旧等送行处。唐孔德绍《行经太华》诗:“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注:“非其寒之谓,谓凄怆及怵惕,皆为感时念亲也。”后因以“霜露之感”谓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
犹摇唇鼓舌。明 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奖。”见“摇唇鼓舌”。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诩诩相夸奖。”【词语摇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