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鼎湖龙去

鼎湖龙去

同“鼎成龙去”。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见“鼎成龙去”。


【典源】《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汉·刘向《列仙传》:“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

【今译】 黄帝采掘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铸成,有龙来垂下胡须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还有后宫及群臣七十多人也随之乘龙,龙飞升上天,其余小臣也扯住龙髯想随着升天,因为人多龙髯被拔脱,小臣们堕下,黄帝的弓也堕地。百姓仰望升天的黄帝,抱着遗弓及龙髯悲号。后世将此处称为鼎湖,称其弓为乌号。《列仙传》又说黄帝死葬于桥山,后山崩,发现棺内空空,没有尸身,只有黄帝的剑和鞋子。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追念帝王去世; 或以“鼎湖”、“桥山”等借指帝王诸侯的葬地。

【典形】 乘龙出鼎湖、从龙、鼎湖弓剑、鼎湖龙去、堕弓、堕乌号、弓堕、号弓、黄帝登仙、剑鼎、剑舄、龙湖鼎没、龙举、龙髯、攀龙、攀髯、捧弓号、桥山弓剑、遗弓、乘龙髯、泣龙须、云暗鼎湖、鼎湖龙髯、龙湖坠下人,鼎气成龙、太息乌号、坠地号弓、抱遗弓、遗弓泪、龙髯绝、泣龙髯、鼎湖龙、桥山、鼎湖悲、哭鼎湖、扳龙髯、冠剑闭桥山、哭桥陵、乌号厌世弓、先帝弓剑、吾皇骑龙、鼎湖飞龙。

【示例】

〔乘龙出鼎湖〕 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从龙〕 宋·张炎《塞翁吟》:“看流水,意俱迟。且淡薄相依。凌霄未肯从龙去,物外共鹤忘机。”

〔鼎湖弓剑〕 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已葬鼎湖之弓剑,将游高庙之衣冠。”

〔鼎湖龙去〕 唐·杜甫《骊山》:“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堕弓〕 明·曹学佺《泰昌皇帝挽歌》:“雨泣将填巷,攀髯或堕弓。”

〔堕乌号〕 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未陪登鹤驾,已讣堕乌号。”

〔弓堕〕 清·王士禛《鼎湖原》:“轩辕铸鼎此荆山,弓堕龙髯不可攀。”

〔号弓〕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

〔黄帝登仙〕 魏·阮籍《清思赋》:“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振咸池于南岳之冈。”

〔剑鼎〕 明·李东阳《中元陪祀山陵有述》:“天遗剑鼎神灵宅,地识河山表里形。”

〔剑舄〕清·朱彝尊《南镇》:“千载六陵余剑舄,帝乡魂断不堪招。”

〔龙湖鼎没〕 北周 · 庾信 《拟连珠》:“治身紫府,问政青丘。龙湖鼎没,丹灶珠流。”

〔龙举〕 明·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龙举空悲剑舄藏,海南漠北俱萧瑟。”

〔龙髯〕 唐·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

〔攀龙〕 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攀髯〕 明·夏完淳《细林夜哭》:“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捧弓号〕 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桥山弓剑〕 清·王夫之《得安成刘敉功书》:“故国衣冠涕泪残,桥山弓剑不重攀。”

〔遗弓〕 宋· 陆游 《孝宗皇帝挽词》:“访药三山远,遗弓万国悲。”


【词语鼎湖龙去】  成语:鼎湖龙去汉语词典:鼎湖龙去

猜你喜欢

  • 子曰诗云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又:“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孔子。诗:诗经。曰、云:说。“子曰诗云”泛指

  • 吹凤

    源见“王乔控鹤”、“乘鸾”。指吹奏笙箫等乐器。唐顾云《华清词》诗:“隔烟遥望见云水,弹璈吹凤清珑珑。”元郯韶《寄熊自得》诗:“思尔箫声当静夜,时时吹凤碧山头。”【词语吹凤】   汉语大词典:吹凤

  • 大槐

    源见“南柯梦”。指虚幻的梦境。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宋黄庭坚《题太和南塔寺壁》诗:“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

  • 鼠窃狗盗

    鼠窃:象老鼠一样偷窃。狗盗:象狗一样扒盗。鼠窃狗盗:偷摸扒窃;小偷小摸。此典指叔孙通阿谀奉承秦二世听喜不听忧之特点,假说陈胜农民起义不过是小偷小摸,不值谈论。秦二世很高兴,并且奖赏他,还任命为博士。后

  • 题殄瘁诗

    《后汉书.郭太传》:“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诗经.大雅.瞻卬》为讽刺幽王之作,有“人之亡云

  • 吾道东

    《后汉书.郑玄传》:“(郑玄)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玄)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人,是汉时的大学问家和辞赋家

  • 蓟训历家

    指神仙蓟子训用仙术化身,同时探访二十三个贵人之家的故事。《神仙传》:蓟子训,齐人,三百多岁,却颜色不老。很多达官贵人想见他,因此他要学生告诉欲见者“令各绝宾客,吾明日当各诣宅。生如言告诸贵人,各自绝客

  • 齅饵

    《汉书.叙传上》:“不絓圣人之罔,不齅骄君之饵。”颜师古注:“齅,古‘嗅’字也;饵谓爵禄。君所以致使其臣,亦犹钓鱼之设饵也。”后因以“齅饵”比喻谋求爵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八:“彼慕膻齅饵之念,

  • 草头露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草头上露水少而易干,后因以比喻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元 萨都剌《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见羊裘?”见“草头之

  • 大步流星

    形容走得很快。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提着灯笼的生宝在天亮前开始结霜的牛车路上,大步流星地向南走去。”主谓 形容迈开大步,走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