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大非耦

齐大非耦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齐釐公)欲以文姜(齐釐公女,后嫁鲁桓公)妻郑大子忽(郑庄公之子,一作大子忽,《史记.郑世家》作太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同偶,即匹、配的意思),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君子曰”句概为《左传》作者托人而赞美郑忽辞婚的话。文姜与其兄齐襄公淫乱私通,终使鲁桓公被杀,郑忽辞婚,实是一幸。)’”

这件事发生在鲁桓公六年(齐釐公二十五年,郑庄公三十八年,为公元前七〇六年)。郑忽以“齐大非耦”辞婚,实是遁辞。后凡门第高低不相当,低者一方辞婚,或谦词辞婚都可用“齐大非耦”的典故,意思是表示不敢高攀。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势异丝萝,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


主谓 耦,通“偶”,配偶。春秋时代郑国太子不接受齐君求婚的话。比喻由于自身门第低下、势位卑微不敢高攀。语本《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皆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多用于表示婉辞方面。↔门当户对 亦作“齐大非偶”。


【词语齐大非耦】  成语:齐大非耦汉语词典:齐大非耦

猜你喜欢

  • 霜螯持

    源见“持螯把酒”。指饮酒。清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诗:“一生块然百不宜,两手只解霜螯持。”

  • 风木叹

    源见“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哀叹。宋陆游《焚黄》诗:“早岁已兴风木叹,馀生永废《蓼莪》诗。”【词语风木叹】  成语:风木叹汉语大词典:风木叹

  • 雨约云期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幽会。元关汉卿《望江亭》一折:“我呵,怕什么天翻地覆,就顺着他雨约云期。”并列 指情人约会。元·关汉卿《望江亭》1折:“怕甚么天翻地覆,就顺着他~。”△用于相会方面。→幽期密约

  • 堕水跕鸢

    源见“跕鸢”。指环境险恶。宋乐雷发《昭陵陂马伏波庙》诗:“堕水跕鸢无处问,滩头斜照晒鸬鹚。”

  • 恨入心髓

    参见:恨入骨髓见“恨入骨髓”。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西北水田》:“王为直隶宁晋人,以故有桑梓巨害之疏。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牢不可破。”【词语恨入心髓】  成语:恨入心髓

  • 汉皋珮失

    源见“汉皋解佩”。形容失去所爱之人或物的怅惘。宋石孝友《玉楼春》词:“汉皋珮失诚相误,楚峡云归无觅处。一天明月缺还圆,千里伴人来又去。”又《满庭芳》词:“一从,攀折后,汉皋珮失,铜雀春空。”

  • 有樗不才

    源见“樗栎”。喻指无用之人。多用为谦词。宋方岳《沁园春.和林教授》词:“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

  • 五鼓之歌

    《晋书.邓攸传》:“邓攸,元帝时为吴郡太守。政刑清明,百姓欢悦。后称疾去,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云:‘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攸挽不留,谢令推不去。’”后因以“五鼓之

  • 乳妪讥

    同“乳媪讥”。清 梁章鉅《称谓录》卷二引《古今诗话》:“头童齿豁,敢辞乳妪之讥。”【词语乳妪讥】   汉语大词典:乳妪讥

  • 冬青

    同“冬青树”。清尤侗《题韩蕲王庙》诗:“千年遗庙还香火,杜宇冬青正可哀。”【词语冬青】   汉语大词典: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