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五丁开道”。指伐蜀之路。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柱国蜀国公,开金牛之道,通牧马之关。”
罄:用完。竹:竹简。古时用竹简代纸书写文字。 用完了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尽暴君的虐政;决开了东海的洪波,也流不完暴君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语出隋.李密《讨炀帝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
同“鸟尽弓藏”。《说岳全传》五九回:“岂不闻‘飞鸟尽,良弓藏’?从来患难可同,安乐难共?”
源见“鹡鸰在原”。喻指友爱的兄弟。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宋范成大《新馆》诗:“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词语鸰原】 汉语大词典:鸰原
源见“莫逆”。谓彼此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见“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如出一辙。”【词语相视莫逆】
质:朴实。文:文彩。野:粗野。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浮的意思。 朴实超过文彩就未免粗野,文彩超过朴实就未免虚浮。 古代儒家认为文质必须配合适当。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北部边境地区闹灾荒,发展到人吃人的严重程度。谏大夫如普赴边界视察后向王莽提出建议:“军队长期戍边,十分艰苦,边塞州郡正在闹灾荒,根本无力供应军粮。目前,匈奴单于请求和亲,
源见“丙吉问牛”。比喻百姓的疾苦。唐包佶《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宋梅尧臣《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道旁牛喘谁复问,佛寺吹螺空唱号。”【词语牛喘】 汉语大词典:牛喘
同“六龙”。螭,无角龙。清黄景仁《忆昔篇》:“天旋海水运,六螭无停策。”
同“上蔡苍鹰”。唐储嗣宗《长安怀古》诗:“赤龙已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