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门挟瑟

齐门挟瑟

同“齐门操瑟”。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典源】 唐·韩愈《答陈商书》:“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辕氏之律吕。’客骂之曰:‘王好竽,而子鼓瑟,虽工,如王不好何?’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

【今译】 齐王喜听吹竽,有善于弹瑟的人去齐国求仕,可挟瑟站在齐王门前三年也未得召见。他怨怒地说:“我鼓瑟极妙,能使鬼神起舞,且合于轩辕氏的音律。”齐王门下的宾客骂他:“齐王好竽,而你鼓瑟,虽然演奏精妙,但齐王不喜欢有什么办法?”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有才能却不得赏识。

【典形】 操瑟入齐、齐门挟瑟、齐门好竽、齐瑟、瑟向齐门、挟瑟齐门、齐好竽尚在、齐门羡竽工、齐生独抱瑟、鼓瑟吹竽。

【示例】

〔操瑟入齐〕 宋·王安石《即事》之四:“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操瑟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齐门挟瑟〕 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齐人好竽〕 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楚客虽工瑟,齐人本好竽。”

〔齐瑟〕 清·唐孙华《暮春杂诗》:“计拙操齐瑟,身孤感越吟。”

〔瑟向齐门〕 清·孙旸《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特疏荐余》:“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挟瑟齐门〕 清·王摅《送吴商志之中州》:“深怀挟瑟齐门羞,迩来燕市狂遨游。”


【词语齐门挟瑟】   汉语词典:齐门挟瑟

猜你喜欢

  • 墙里佳人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语出苏词,后以此多写“

  • 留髡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公元前三四九年,楚军入侵齐国。齐威王派名士淳于髡,

  • 董奉杏成林

    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载: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杏子大熟,董奉告知人们:“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值仓中,即

  • 泗滨

    源见“泗石”。指用泗滨石作的磬。宋王禹偁《笙磬同音诗》:“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词语泗滨】   汉语大词典:泗滨

  • 昌亭旅食

    源见“昌亭之客”。谓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交穷日,昌亭旅食年。”其他 昌亭,地名,指下乡(今属江苏淮阴)昌亭。寄食在下乡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

  • 扒灰

    清 王有光《吴下谚联.扒灰》:“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 陵母伏剑

    《汉书.王陵传》:“玉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

  • 北风竞

    源见“南风不竞”。谓北方曲调气势强劲。宋苏轼《江涨用过韵》:“行看北风竞,来救南风蹙。”

  • 娲氏补天

    同“女娲补天”。清李渔《蜃中楼.结蜃》:“暂学长房缩地,权为娲氏补天。”

  • 唱骊歌

    同“歌骊驹”。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二:“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