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酌贪泉”。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砺清心之节。”【词语酌贪】 汉语大词典:酌贪
《老子.虚无》(第二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旋风骤雨都不会持续长久,自然现象尚县如此,何况是人呢。后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比喻世间万物特别是人
源见“地下修文”、“玉楼受召”。指文人之死。明张煌言《挽董天鉴孝廉》诗之二:“结客黄金良不易,修文白玉竟何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后以“整军经武”称整顿军队致力武事。《晋书.文帝纪》:“以庸 蜀未宾,蛮荆作猾,潜谋独断,整军经武。”
同“槎泛银河”。清叶映榴《庚申夏至日起武威》诗:“目断燕支愁见月,槎浮银汉渡经年。”
源见“庄舄越吟”。借指旅中思恋故乡。明徐渭《卖磬》诗:“庄舄恋乡声自旧,金人辞汉泪长流。”
容貌之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愧。 极言女子之美貌。元明戏剧小说中的常用语。元.无名氏《连环计》三折:“我看这女子,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三国演义
源见“荐鹗”。指荐贤的表章。清陈豪《读三国志》诗之五:“都下方传表鹗章,世人欲杀祢生狂。”
同“民歌五袴”。宋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词:“满路歌谣民五袴,底事逢车催发?”
《庄子.徐无鬼》载:传说黄帝欲赴具茨山,见大隗神。行至襄城原野,迷路。适遇牧马童子,问之。童子对答如流。黄帝赞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后遂以“襄野”借指受帝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