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水

?水

即今湖南祁阳县之祁水。《水经·湘水注》:��水“出永昌县北罗山,……又东南径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


又作傥水。 在今陕西洋县北。 《水经·沔水注》: 洛谷水 “南流, 右则��水注之。 水发西溪, 东南流合为一水,乱流南出,际其城西,南注汉水”。《魏书·地形志》: 龙亭县有��水。 《明一统志》 卷34汉中府: 傥水 “源出石锉山,流入汉水。又名骆谷水”。


一作��川水。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河上游。源出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渠引诸川。”今上游已湮。《清一统志·凤翔府一》:“按��水在岐山县东、扶风县西,今已淤塞。”入雍后,雍水亦兼称��水。


古水名。源出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岐山县东入雍水,又东南会入渭水。入雍以后,雍水亦兼称��水。


一名舞水。古汝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水经·��水》:“��水出��阴县西北扶予山,东过其县南,又东过西平县北,又东过郾县南,又东过定颍县北,东入于汝。”约当今洪河上游。元末,堰断汝水,汝水上游东流入颍水。��水遂为汝水即南汝河之上源,改称洪河。明嘉靖九年(1530)复塞,改道东入上蔡县境与澺水通流。


(1)古水名。又作舞水。源出今河南省方城县东,东流经舞阳县南,至西平县东注入汝水。元至正年间西平以上汝水断流,��水遂为南汝正源。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澺水,以西平境内��水原有洪河之称,此后遂统称��、澺全流为洪河。(2)今水名。又称㵲水、巫水、洪江,古称镇阳江、武溪。沅江支流。在贵州省东部、湖南省西部。为古武陵五溪之一。《舆地纪胜》:“《新经》曰:巫、无、��、午、㵲,一水而五名,声之变耳。”源出贵州省瓮安县城云顶大岩脚,向东流至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又经芷江侗族自治县、怀化市、洪江市等,在黔城镇南注入沅江。长444千米,流域面积1.03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0.8米3/秒。建有水电站多座。贵州省境内段称��阳河,有著名的��阳河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中丘

    春秋时鲁邑。即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四里葛沟镇。《春秋》:隐公七年(前716),“夏,城中丘”。杜注:“在琅邪临沂县东北。”《续山东考古录》卷20兰山县:中丘邑故城“在东北五十里。又名诸葛城,又名王僧辨城

  • 阿巴该图卡伦

    又作阿巴噶图。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胪滨县:阿巴该图山“蒙古语阿巴该,命妇也;图,有也。当为蒙妇受诰命者所居”。

  • 淮西道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淮西道宣抚司,十四年 (1277) 改为淮西道宣慰司。治所在庐州路(今安徽合肥市)。大德三年 (1299) 与淮东道宣慰司合并为淮东淮西道宣慰司,徙治扬州路 (今江苏扬州

  • 小黑山堡

    清置,即今辽宁黑山县(黑山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小黑山堡“在广宁县东六十里。今设站于此。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骁骑校驻防”。

  • 汉阜县

    唐天祐二年(905)改阜城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五代唐复为阜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避父讳,改阜城县置,治今河北省阜城县。属信都郡。五代唐复改阜城县。

  • 梁信郡

    南朝梁置,属成州。治所在梁信县 (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十年 (590) 废。南朝梁置,治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属成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一带。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赤亭水

    ①即今湖北东部长江北岸支流举水。《水经·江水注》:“举水又东南历赤亭下,谓之赤亭水。”②一名赤水。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水经·渭水注》:“赤亭水出(南安)郡之东山赤谷,西流径城北,南入渭水。”《晋书·

  • 四渎津

    在今山东茌平县南古黄河上。北魏于此置四渎关,因四渎津为名。《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流径四渎津,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渎口。河水……始自是出,东北流径九里,与清水合,故济渎也。自河入济, 自

  • 三荆

    北魏时所置荆州(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市)、南荆州(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东荆州(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的合称。《魏书·尔朱荣传》:永安三年(530),尔朱荣曰,“仍出鲁阳,历

  • 大谢山

    亦作大榭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有大谢、小谢山。”《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谢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海中。其旁为小谢山……南临黄崎港。北由大猫海洋至金塘、鹿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