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寨
北宋开宝九年 (976) 筑, 属秦州。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 熙宁三年 (1070) 改为穰镇。
北宋开宝九年 (976) 筑, 属秦州。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 熙宁三年 (1070) 改为穰镇。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
即营陵。春秋杞国都。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春秋》: 僖公十四年 (前646),“诸侯城缘陵”。杜注: “缘陵,杞邑。辟淮夷,迁都于缘陵。” 西汉置营陵县。《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营陵注: 薛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庞统坟。俗传东汉末刘备军师庞统中流矢死此。《方舆胜览》卷54绵州: 白马山 “在魏城县西,山势高峻,上有庞统墓”。清王士祯有 《落凤坡吊庞士元》 诗。据《三国志·蜀书·庞统
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西晋属新昌郡。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隋大业初属交趾郡。唐为峰州治,天宝初为承化郡治,乾元初复为峰州治。后废。古县名。三国吴建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买吾山“在州东南。万历初,抚臣邹应龙击逋贼于此,忽震雷杀贼数人,因易名曰雷公山”。
即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关。《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即此。即“博浪沙”。
一名小东陆市。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二十里邮亭圩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零陵县图:县东北有邮亭墟。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大官圩南部一带。《三国志·吴书 ·濮阳兴传》: 永安三年 (260),丹阳都尉严密 “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丹阳都尉严密主持兴筑,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大官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嵩县、伊阳(今汝阳)、鲁山三县析置,治车村(今河南嵩县南车村)。取三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复归原属各县。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8年由河南省鲁山县的二郎庙地区与嵩县
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风峡上。《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白鹤泉“泉出岩石中,仅一勺许,最甘冽,冬夏不竭。尝有白鹤飞止其上,故名”。②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宾州:白鹤泉“在州南三十里。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