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玄岳
(嶽)” 牌坊 即玄岳门。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麓。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 “神道”。牌坊全以石凿榫卯构成,高11.9米,宽12.81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中坊额刻 “治世玄岳” 四字,其额坊、栏柱分别以浮雕、镂雕和圆雕等手法,刻有仙鹤、游云和八仙人物故事。坊下有鳌鱼相对,顶饰吻兽,檐下枋心刻有各种花卉图案。雕刻精巧,造型生动。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嶽)” 牌坊 即玄岳门。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麓。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 “神道”。牌坊全以石凿榫卯构成,高11.9米,宽12.81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中坊额刻 “治世玄岳” 四字,其额坊、栏柱分别以浮雕、镂雕和圆雕等手法,刻有仙鹤、游云和八仙人物故事。坊下有鳌鱼相对,顶饰吻兽,檐下枋心刻有各种花卉图案。雕刻精巧,造型生动。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作恭立桥。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明正德《颍州志》卷2:功立桥集“在南乡,九十里。工商杂集,货亦适中”。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张汉集在“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即旧功立桥”。
①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保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以泾水为名。明洪武三年 (1370) 省入泾州。②1914年改泾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1927年直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香港东佛堂洲。有把总驻防。
即原山。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淮南子》:“淄水出饴山。” 饴山即原山之别名。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旧县名。中央苏区
亦名西原。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元和志》卷3良原县:“石原,在县西南,即所谓良原也。”《寰宇记》卷32泾州良原县:白石原“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东下三十里,分为两原:一在南三十里,更名良原;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四十里。明初废。宋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明初废。
1925年析五原县西境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强油房 (今内蒙古临河市)。1928年属绥远省。1929年改为临河县。1925年由五原县析置,治强油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929年升县,隶绥远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西陂塘。《清一统志·福宁府》:赤鉴湖“在宁德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名西陂塘。宋元祐四年里人林圭筑堤作堰,垦田七百四十八顷,后沦于海。宣和七年县令储惇叙重修不就,后又潴为湖”。古湖泊名。又
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东汉属齐国。西晋属东东莞郡。永嘉后废。